我國淨水器行業呼喚建立第三方產品質量認證監管模式
2014-04-17 16:08:16
admin
117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2014年1月21日訊 近日,記者從北京鑒衡認證中心(簡稱:鑒衡)獲悉,該機構已經啟動淨水器產品認證試點工作,今後獲得認證的淨水器產品將加貼相關認證標誌,消費者亦可以此作為選購標準。此前,2013年10月鑒衡在北京成立了淨水器認證技術委員會,並對《反滲透淨水器產品認證實施規則》、《超濾淨水器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等相關文件進行了研討。
信息不對稱,價格成為選購標準
據鑒衡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現有3000多家淨水器生產企業,生產數千品牌數萬型號的各類淨水器,淨水器年產銷售額達到300多億元。但是,由於淨水器行業準入門檻低,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淨水企業並不多,一方麵低價低質的產品充斥市場,長此以往,必將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終將影響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另一方麵,很多企業在宣傳上誇大產品功能,混淆概念,使消費者在選購淨水器產品時經常感到無從入手,消費者在無奈的情況下隻能憑價格來選擇。
認證已經成為國際通行做法
據了解,我國是世界上唯一需要行政許可審批(衛生批件)才能生產銷售淨水器產品的國家,美國等國家和地區基本采用第三方認證政府進行市場監管的模式。
但是,近年來這一做法也在逐步改變。2012年底,國發〔2012〕52號文中就有取消陶瓷淨水器,除氟、除砷淨水器等淨水器產品及部分淨水器原材料零部件的衛生許可;2013年,衛生部又把淨水器產品(新材料除外)的衛生許可下放到各省衛生廳。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行政許可的範圍和力度將會越來越小、越來越弱。由誰來填補這個真空,消費者憑什麽來選擇合格和優質的淨水器產品呢?毫無疑問,從單一的檢測淨水器出水水質和衛生指標,逐步發展到對淨水器產品質量的全麵檢測;從單一的衛生部門行政許可審批,逐步發展到第三方認證、政府服務和進行市場監管。從而與國際接軌,是我國淨水器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據了解,美國NSF、WQA等質量認證機構已經在我國開展淨水器質量認證工作。我國某些淨水器原材料、零部件(如管材、膜元件、濾料等)已經取得了NSF認證,在我國生產、銷售的某些淨水器也已取得了WQA認證。
開展產品質量認證可以實現對全行業的質量監管
據介紹,對淨水器進行產品質量認證,可以實現對淨水器產品質量的全麵檢測和監管。由衛生部門檢測淨水器出水水質和衛生指標,由質監部門或合法有資質的實驗室負責淨水器的其他檢驗:電氣安全試驗、結構性能檢驗、環境試驗、環保檢驗、自控性能檢驗、外觀檢驗、計量檢驗等等,可以大大提升我國淨水器的產品質量,大大減少淨水器漏水淹地板現象。
淨水器進行產品質量認證,還可以把淨水器根據出水水質分類分級(類似其他家電產品的分類分級),有利於消費者及經銷商對淨水器的選擇;也有利於激發淨水器生產企業關注產品質量,提高產品質量,從而使全行業淨水器產品質量整體獲得提升。
我國開展淨水器產品檢測認證工作條件成熟
有業內人士稱,目前,我國開展淨水器產品檢測認證工作條件已經成熟,首先,淨水器產品認證相關標準已經逐步齊全。目前,我國已經發布實施了一係列淨水器相關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企業標準已經製定,並在不斷補充和完善中。其次,淨水器產品認證檢測能力已經滿足要求。據介紹,對淨水器進行產品質量認證,需要對淨水器產品質量進行全麵檢測。以往,各級疾控中心隻檢測淨水器出水水質和衛生指標,不檢測其他項目。現在,一些有資質的、專業的、權威的檢測機構已經開始積極進行各項準備,適時開展對淨水器產品進行全麵的質量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