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水處理行業發展狀況分析:市場整體趨勢向好
2014-04-18 18:54:03
admin
354
據中國產業信息網2014年1月13日訊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工業水處理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行業收入規模有了較大程度的提高。隨著經濟的發展及環境保護力度的進一步加強,可以預期未來幾年在“節水、減排”的大戰略背景下,水處理行業將迎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期。
① 工業給水處理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目前,我國工業取水量占全社會總取水量的20%左右,而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用水總量大幅度增加,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麵我國的水資源嚴重短缺,另一方麵卻是工業用水浪費嚴重,用水效率總體水平較低,目前我國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隻有20~30%,僅為發達國家的三分之一。
工業給水取水來源的變化將使得工業給水的市場應用範圍急劇擴大,從傳統的對江河水提純利用演變為對非常規水源(海水、廢汙水、再生水)進行深度處理及利用。政策的推動將有力引導、推動工業給水市場的發展。
② 廢汙水治理投資快速增長,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用水量增加,廢汙水的排放量亦隨之增加。各項汙染物排放指標呈現出得到控製的趨勢,但總體汙染物的排放規模仍然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我國水資源汙染的形勢依然嚴峻。
近年來,我國水汙染治理普遍發展,從全麵實施工業廢水治理、推動城市汙水處理、普及小城鎮汙水處理,到近年提出的農村生活用水汙染治理;從汙染源末端治理,到推進清潔生產在生產過程中削減水汙染物排放;從點源汙染控製,發展到城市景觀水體、河流湖泊的汙染控製和生態修複;從推進達標排放,到推行“低排放”、“零排放”,以及汙水回收再利用。新時期我國大規模水汙染防治工程的投入,促進了水汙染治理技術與裝備的發展。
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4-2019年中國工業廢水處理產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谘詢報告》中顯示:從我國工業水處理發展的現狀來看,雖然當前擁有的多個工業行業都有水處理的需求,但從水處理規模、水處理深度等方麵來看,我國工業水處理市場主要還是集中在電力、石化、冶金、紡織、造紙等行業。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各行業工業廢汙水排放量以及水處理的深度分類統計,我國工業水處理市場結構如下:
我國工業水處理市場比重
工業給水的市場應用較為寬泛,工業生產過程中,根據行業不同,其對於水處理的要求也不同,一般來說電力、石化、紡織、造紙、冶金領域對於工業水處理的需求量較大,是工業水處理領域的主要市場。
未來,在水資源緊缺的大背景下,國家在水資源保護和利用方麵仍將會出台一係列的政策、法規。作為水處理行業中的重要參與者,相關水處理企業將會麵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工業水處理行業技術特點:
(1)行業技術應用主要采用成熟穩定的技術。水處理係統作為工業項目的配套工程,水處理係統的運行質量將直接影響到整個工業項目的運行。因此,客戶*關注水處理係統運行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出水水質效果,在此基礎上再考慮投資和運行成本,這一特點在電力、煤化工、石油化工等細分水處理市場尤其明顯。
(2)水處理係統技術是集成技術。對於整體水係統效果和運營成本而言,單項技術能提高單項工藝質量或降低其成本,但更重要的是將各項核心技術集成運用,以整體角度統籌考慮,實現水處理係統整體高效、低成本運行。
我國工業水處理的技術水平近年來發展較快,在凝結水精處理領域,從水處理的各項指標和設備運行的穩定性來看,我國的凝結水精處理技術已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給水領域,目前我國膜技術在給水領域的應用技術基本與世界同步;在廢汙水治理領域,隨著一大批廢汙水處理工程項目的建設和運營,我國的水處理企業在廢汙水處理的設備研發與生產、工程設計和施工等方麵積累了一批較為成熟的技術,已經能夠滿足國內一般的廢汙水處理建設項目的需求。
從給水處理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隨著膜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成本的降低,其在工業給水處理領域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利用非常規水源,如海水、廢汙水、再生水(中水)、苦鹹水製造工業用純水的成本將會有效降低,其在工業給水處理中的應用將會在更大的範圍內得以實現。
從廢汙水處理及回用技術的發展趨勢來看,今後將更注意技術集成,靈活地將生物處理技術、物化處理技術及膜處理技術相結合並優化使用,以提高處理效率、降低處理成本、減少運行費用;同時,將更加注重廢汙水處理及回用技術的應用及推廣,“工業水處理零排放”將會成為工業廢汙水治理的主流趨勢。
今後,水處理企業之間的競爭主要是技術水平和應用能力的競爭,那些擁有“處理效果更好、成本更低”處理技術的企業將擁有競爭優勢。因此,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將更多的體現在企業的研發能力和新技術的市場轉化能力等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