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研究利用氫氣膜吸收製備金屬納米材料取得進展
2014-04-20 18:12:39
admin
196
據北京師範大學2011年9月7日消息:新近,北京師範大學化學學院賈誌謙課題組首次利用氫氣膜吸收製備了Pd納米粒子,中空纖維膜接觸器提供了穩定而巨大的界麵麵積,過程能耗低,易於放大,H2可被完全吸收,屬於綠色高效的氣液反應過程。該研究項目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No.20676016)的資助,相關論文已發表在《J. Memb. Sci.》雜誌上(J. Memb. Sci. 2011, 380:63-67)。
金屬納米材料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學性質,在催化、光化學、光電子學、信息存儲、生命科學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
金屬納米材料一般采用金屬化合物可控還原的方法製得。采用醇類、醛類等有機還原劑時,通常需要在高溫下進行,反應時間長,反應機理複雜,反應後還原劑不易從體係中完全去除,導致產物汙染和催化性能下降,還原劑中的微量雜質還使粒子形貌控製的可重複性差,有機還原劑也容易帶來環境汙染;采用Na2SO3、NaBH4等無機還原劑時,產物中易殘留Na+、K+等雜質離子,影響材料純度和催化性能,還容易導致硬團聚;H2作為*潔淨的還原劑,具有反應溫度低、無雜質離子引入、產物純度高、材料性能優異等優點,因此在金屬納米材料製備中倍受關注。但是,在傳統的H2鼓泡還原過程中,界麵麵積隨操作條件而變化,放大困難,而且H2不易完全吸收,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和原料氣體浪費問題,還容易出現泡沫、乳化等現象,使H2還原的應用受到了很大限製。
賈誌謙課題組的這項研究結果表明,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能有效抑製Pd粒子的聚集和生長,粒徑隨穩定劑/PdCl2摩爾比增加而降低,平均粒徑約為5nm。所得Pd納米粒子對苯乙烯的氫化和對硝基苯酚的還原具有良好催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