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教授在電解錳尾礦渣衝入涪江現場指導應對水汙染

2014-04-20 18:12:52 admin 325
來源:《四川日報》記者 鄒俊川 / 時間:2011-8-3 11:08:23
  據四川在線2011年8月2日訊 7月21日,涪江上遊普降暴雨,阿壩州鬆潘縣境內一電解錳廠尾礦渣衝入涪江。綿陽市接到上遊的報告後,立即開始嚴密監測沿江水質。7月25日下午,監測數據出現異常波動,相關部門立即開展排查工作,7月26日中午,*終確認了水質錳和氨氮兩項指標超標的源頭在鬆潘縣境內。綿陽市立即啟動了環境事件應級Ⅱ級響應,並隨之成立“綿陽市涪江水質異常處置工作指揮部”,將各部門人馬迅速集結、協同作戰,緊緊抓住“科學”這根準繩,*終成功地化解了水質異常事件。
  淨水環節,切斷汙染源是首要。綿陽市在監測到涪江水質出現異常後,及時將相關情況上報省級相關部門,請求協調阿壩州加大對汙染源的處置力度,盡快清理河道內的殘留礦渣,妥善處置尾礦礦堆,杜絕新的汙染物流入河道。
  其次,是針對水質中已有的化學物質作出應急處置,降低其中的含量。27日,綿陽市按照國家規定的處置程序,開始向水中投入高錳酸鉀進行氧化反應等,大幅降低了水中錳和氨氮的含量。
  在查看了當地武引庫區的蓄水情況後,綿陽市召集相關專家會商,經過科學論證,一個大膽的想法形成:協調上遊電站開閘放水,加快武都水庫蓄水進度,用充足水量去稀釋汙染物並衝刷河道,力求徹底消除汙染源。
  7月28日9時,綿陽市開始對武都水庫等涪江上遊的水庫進行開閘泄洪,對錳尾礦渣汙染源進行衝刷排放,取得了顯著效果,源水錳含量達到了國家標準。
  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工程係教授馬軍長期從事水汙染處理的研究,是處置鬆花江水汙染的專家組成員。馬軍介紹,專家組在了解相關情況後,指導綿陽自來水廠采取了一些成熟的工藝,把錳從水中分離出來,降低錳的含量,並衝洗汙染管網,*終使水質達標。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