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魯家山垃圾分類處理焚燒發電項目進入投產倒計時
2014-04-20 18:13:01
admin
439
據京報網2013年12月26日訊 55米高的綠色廠房,外立麵酷似魔方;100米高的煙囪,被裝飾成白色的魔杖……開車走在門頭溝區潭柘寺鎮魯家山山區新建成的魯坨路上,記者看到了一座規模如同超大購物中心的魔幻世界——號稱“世界單體一次投運規模*大”的魯家山垃圾分類處理焚燒發電項目。一車車生活垃圾被送到這裏,預示著北京首鋼生物質能源項目調試工作已到尾聲,更標誌著整個項目進入了投產倒計時階段。
廠區內設有綜合水處理係統,包括市政再生水深度處理、除鹽水處理、滲瀝液處理等7個係統,使廢水經過處理後再利用。
按照工序,垃圾進場後並不會馬上進行焚燒,而是在垃圾池裏發酵5至7天,以進一步降低含水率。“發酵後,這些垃圾會被送入焚燒爐焚燒,由於焚燒煙氣在爐內850℃至1050℃溫度範圍內停留時間超過2秒,從而可使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二惡英徹底分解。”技術人員介紹,垃圾焚燒爐開足馬力每天可以“吃”下3000噸垃圾。項目投產後,廠裏采用4台750噸/日機械爐排式焚燒爐和2套30兆瓦抽汽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通過焚燒百萬噸生活垃圾發電,預計年發電量達3.6億度,年供熱量為34.9萬吉焦,可以滿足100萬平方米的民宅供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