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英:世博直飲水組合工藝並不是放之四海皆可用的

2014-05-09 16:12:06 admin 154
來源:同濟大學新聞中心 / 時間:2011-1-30 7:39:59
  據同濟大學新聞網2011年1月28日訊 參觀過世博會的遊客一定會對園區裏隨處可見的直飲水設備印象深刻:高矮不一的水嘴可以滿足成人和孩子的不同需要,隻需手一按,水柱就會迎上你的麵頰,送至你的口邊,為奔波於各個場館、口幹舌燥的參觀者送去一縷縷清涼和甘甜。據統計,世博會接待7308萬遊客,世博園區直飲水供應量為15.1432萬噸,是目前世界*大規模的公共直飲水項目,這項誕生於我校環境試驗室的水處理技術還被《福布斯》列為“世博十大科技”之一。
  然而,這項技術世博後境遇如何?是否已經進入市場,飛入尋常百姓家?近日,記者走訪了負責“世博園區直飲水安全保障及優化布局研究”課題的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李偉英。園裏的直飲水工藝是否普遍適用,李偉英介紹,現有的直飲水技術曆經三年研究,主體采用“活性炭+超濾膜+紫外線消毒”組合工藝。活性炭,吸附小分子有機物;超濾膜,物理篩分淨化水質;紫外線消毒並避免消毒副產物,這一組合工藝為李偉英首創。在世博“服役期滿”的直飲水設備是不是可以直接“搬家”到各個公共場所甚至居民家中呢?
  “這套處理技術和單元是針對上海世博園區內的水質特點研發的,並不是放之四海皆可用的。”據李偉英介紹,由於我國幅員遼闊,不同地區的水質、水源差異大,東北硬質水,華東藻類水,還有一些地區的水體含有重金屬汙染等,“技術上講,超濾膜不足以淨化這類汙染,不可盲目誇大這套技術的處理效能。”針對近期媒體上過分誇大這套直飲水技術的報道,李偉英如是說。
  運營維護是關鍵性難題世博園區開館後,直飲水設備成為與遊客*為“親密接觸”的設備而倍受青睞。經過多重工藝技術處理 的直飲水達到現行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優於歐盟標準。為了確保直飲水衛生,上海市衛生監督局、上海市疾病控製中心等部門對園區直飲水進行24小時全程在線監控,對飲水點供水的渾濁度、pH值、電導率、消毒劑餘量、水溫等指標實時監測,每隔5分鍾將檢測結果和數據送到指揮中心。運營維護人員每天對噴 嘴進行消毒,每天閉園後都會用專業工具對“超濾膜”進行清洗和消毒。這樣的規範運營和維護確保了世博園遊客飲水安全。然而,如果直飲水設備直接進入家庭或者公共場所,後續的運營和維護誰來確保?是消費者買單還是企業擔當?
  “必備的科研論證加上良好的運營維護策略作保障,才能保證直飲水的飲用安全。”李偉英介紹,現有的材料,無論是活性炭還是超濾膜,都有一定的使用壽命,“超濾膜使用一段時間後,膜上會附有有機物、微生物等汙染物質,會影響水質。運營維護技術和成本是推廣應用的主要難題。”
  消費者不具備相應的專業維護知識,對設備和材料的更新難以把控;而企業須具備很高的自律意識和責任感,才能夠對產品負責到底。對此,李偉英認為,目前飲用淨水市場上魚龍混雜,現有的國家淨水標準已“年久未更新”,“建議相關管理監察部門協同高校、研究機構推出適用我國直飲水技術研究、工程設計與監理、質量驗收、維護管理等技術標準。”
  升級技術業已開展世博會後,低碳與環保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直飲水技術”作為“十大世博科技之一”,在世博後時代也加快了推廣和應用的步伐。李偉英說,“經常有廠家、消費者以電話、郵件方式要求合作,國內國外的都有。”
  然而,工業時代城市水體受到汙染的現象具有一定普遍性,再加上我國不同地區的水質特點大相徑庭,直飲水技術的推廣也麵臨一定的困難。李偉英透露,世博會後,針對華東地區的水質狀況的直飲水設備局部升級技術業已完成,而針對東北、華中、西北地區水質特征的直飲水技術也正在研究中。據了解,除了水質取樣和研究,超濾膜的品質與規範、組合創新工藝的再研究也在進一步醞釀之中。
  目前李偉英與學生們繼續進行相關研究,尋找“更有適應性”的直飲水處理技術與工藝,與設備生產廠家共同研發與合作。“校領導和院領導都對我們的實驗給予大力的支持。同濟作為技術的前期開發者,肯定會不遺餘力地推廣直飲水技術,讓它惠及更多的人。”李偉英表示。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