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繭絲綢業在繅絲廠推廣汙水資源化無害淨化裝置
2014-05-09 16:12:59
admin
268
據南寧新聞網2013年11月26日訊 每生產1噸繅絲就得用掉1000多噸工業用水,而後就形成了汙水。繅絲廠是用水大戶,同時也是水汙染大戶。據了解,目前南寧市大部分繅絲廠的汙水處理方法,還是經過簡單的物化、生化處理達標後排入環境水體。雖然符合國家環保法規,但汙水大量排入水體環境仍會產生負麵影響,怎麽辦呢?日前,南寧召開了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經驗交流會暨經驗技術推廣會,重點推廣南寧創新研發的汙水資源化無害淨化裝置,該項目可以實現汙水的循環利用,環保又省錢。
繅絲企業汙水多
浪費水資源企業成本高
繭絲綢業是南寧市新興的勞動密集型特色產業。近年來,在國家實施“東桑西移”工程、西部大開發、東部地區產業轉移等因素推動下,南寧市的繭絲綢業加速發展。
“每生產1噸繅絲就得用掉1000多噸工業用水,而後就形成了汙水。”據南寧市工信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南寧市大部分繅絲廠還是以簡單的物化、生化處理達標後排入環境水體的方式處理汙水,雖然符合國家環保法規,但因其量大仍會對水體環境產生負麵影響。例如,賓陽一家繅絲企業一年生產用水75萬餘噸,按目前全市有10多家繅絲企業計算,一年南寧因繅絲企業形成的汙水就有千萬噸左右。
“企業年產繅絲600多噸,過去沒有實現汙水循環利用時,用過的水都當作汙水排放,不僅浪費水資源,企業的生產成本也很高。”廣西桂合集團有限公司技術部的秦主任表示。
汙水過濾循環用
企業年節水50萬噸以上
21日,記者在位於賓陽縣古辣鎮的廣西桂合集團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生產車間排出的黑色汙水經過循環過濾後,變得清澈透明了。
原來,該公司通過創新,研發出了一套汙水資源化無害淨化裝置,可以把黑水變成清水。據悉,這是一項技術集成度很高的強化生物技術,生產過程中的汙水流至調節池後,經過混合、調節、生物過濾等過程共4個小時的處理,被淨化再生,恢複使用功能;再生水無需加壓提升,直接送至水塔高位水箱供車間使用,如此周而複始地循環利用。
汙水資源化無害淨化裝置
實施此項環保新技術後,企業實現了日處理物汙水1000噸以上,運行中實行繅絲用水一次注入、少許補充,循環利用,全年可節約用水50萬噸以上。同時,汙水處理後水溫保持在30℃左右,可直接用於生產,不需另加熱水,每年可節省30多萬元“燒煤的錢”。由此可見,該項目每年可為企業節約水、煤、電支出超過60萬元。
汙水再生淨化好
或將在繭絲綢行業推廣
“繭絲綢企業是用水大戶,同時也是水汙染大戶。汙水資源化無害淨化裝置將繅絲汙水再生淨化、循環利用,比傳統達標排放的汙水處理工藝具有更多優勢。”推廣會上,一繭絲綢企業負責人了解此項汙水循環過濾技術後表示,該項目節約的水資源可達95%以上,回收的汙水熱能又能節約加熱燃料的支出,而且汙水再生後水質好、水色穩定,可以為生產優質絲創造更好的條件,對企業來說是件好事。
南寧工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做好汙水處理,才能實現繭絲綢行業企業的健康發展。為此,下一步,南寧將加大推廣新研發的汙水資源化無害淨化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