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榮成市尋山街道趙家村裝上先進農村汙水處理設備

2014-05-10 18:26:54 admin 332
來源:威海新聞網記者 杜曉瑩 李會霞 / 時間:2013-11-19 11:16:00
  據中國文明網2013年11月18日訊 如今,行走在榮成的大街小巷,眼前除了建築,便是成片的綠地。馬路邊的冬青下、小區的角落裏,幾乎看不到一處衛生死角。
  10月22日下午,尋山街道辦事處趙家村的席德勇將自家的垃圾收拾好,出門時順手扔到了街口的垃圾桶裏。席德勇告訴記者:“現在,我們村的人都很注意保護環境衛生,垃圾都不像以前隨便亂扔了,而是集中扔到垃圾桶內,由垃圾清運車統一運到鎮上的垃圾轉運站進行簡單處理後,再運到孔家垃圾處理廠統一處理。”
  席德勇口中的孔家垃圾處理廠位於榮成市區西南方向。因為榮成常年刮東南風和西北風,孔家生活垃圾處理廠建於下風處。
  整個孔家生活垃圾處理廠分填埋區和汙水處理站兩個部分。記者在現場看到,填埋區由高約8米的紗網圍起來,形成人工的擋風牆。在填埋區的一側,是平平整整的土地。上麵分散著一根根煙筒一樣的通風口,每隔幾米便放置一個直徑一米左右的輪胎。據垃圾處理廠副廠長王靖淵介紹,這片區域的下麵是三層被填埋的垃圾,每一層都由HDPE膜隔開,每層設有盲溝,垃圾擠壓產生的汙水便直接由盲溝流入汙水處理站。上麵的“煙筒”是通氣孔,將垃圾發酵、分解產生的氣體排放出來。輪胎則是用來壓住HDPE膜的。等到一定的時機,這裏將會種植大片的草坪,甚至可以做成足球場、公園。
  環繞著垃圾場繼續前行,道路兩旁都被植被覆蓋著。幾輛垃圾清運車正在將垃圾傾倒在填埋區的另外一側,填埋司機潘誌勇開著推土機努力將垃圾攤平,一天下來,潘誌勇等填埋司機要攤平垃圾400多噸。在攤平之後,還要將垃圾壓實。
  在填埋區的右側,便是汙水處理站。整個垃圾處理站都被綠色的植被包圍著,工作人員彭軍鋒說,經過處理過的水不僅可以灌溉綠植,還能作為工業用水使用。化驗室裏,袁會超每天負責對地下水進行檢測,“經過嚴格的檢測,附近的地下水全部符合標準。”袁會超告訴記者。
  在記者將要離開時,王靖淵自豪地說:“不久前,我們這裏已經正式改名為‘固體廢棄物生態處理園’了,將來種上綠植,垃圾處理廠也可以變得很美麗。” 

 

膜分離設備

垃圾處理廠工作人員正在記錄有關數據


  水是生命之源。在榮成,城市汙水處理不斷改善的同時,先進的農村汙水處理設備也都安裝到位。
  10月22日,一走近尋山街道辦趙家村,記者就被村口處的河塘所吸引,清澈的水麵上遊來成群結隊的鴨子。就在離河塘不遠的地方,有一個長方形的藍色設備。原來,這就是村裏8月份剛剛安裝運行的MBR膜生物汙水處理設備。
  “膜生物技術處理汙水,就是令微生物附著在惰性濾料上,形成膜狀的生物汙泥,從而對汙水起到淨化效果。膜生物法對進水的水質與水量變化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出水可直接回用,出水水質可達到一級A類標準。”尋山鎮工作人員介紹。
  跟隨工作人員的腳步,記者來到趙家村新建的小區裏。每棟居民樓下都有寫有“汙”字的下水井蓋,這些下水井是一張連接到每個村民家的汙水管網,平時村民家的生活汙水順著汙水管網排進汙水調節池裏,管網通到村東南地勢低窪處的汙水處理設施裏。工作人員說:“汙水處理器對汙水進行生物技術處理,每天處理汙水能力為200噸,完全可以滿足該村汙水處理的需求。”
  在處理設備的一處觀測水池內,工作人員故意放進去的幾條魚正在遊來遊去。“處理完成的水都達到了《城市汙水再生利用雜用水質》排放標準,而且有機汙泥近零排放,解決了分散式汙水處理汙泥處理的難題。”工作人員帶領記者來到在收集處理後汙水的水塘邊,經過十幾道程序“洗浴”之後的水流入水塘,塘內水質澄清,聞不到一絲異味。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千億體育官方一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