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縣垃圾無害化處理場一期工程建滲濾液膜處理係統
2014-05-10 18:27:04
admin
256
據惠州新聞網2013年11月18日訊 記者日前來到位於惠東縣平山街道坣陂村橫坑地段的惠東縣垃圾無害化處理場,隻見幾個工人正戴著口罩對堆在庫區一角的垃圾進行消殺。“這是在進行除臭和殺蠅,之後還將進行壓縮、填埋和濾汙等處理。”該場副場長張啟龍介紹,盡管工程並未全部完工,但垃圾處理的幾個重要步驟的相關工程已完成,目前已開始進場填埋垃圾。
“目前正在使用的都屬於一期工程。”張啟龍指著眼前巨大的填埋區和汙水處理管道介紹。據了解,惠東縣垃圾無害化處理場總占地麵積約500畝,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填埋庫區占地麵積230多畝,設計總庫容約150萬立方米,日處理生活垃圾能力800噸,使用年限11年,工程總投資1.45億元。
一期填埋場平麵布局主要分為填埋區、滲濾液處理係統和管理區3部分,其中填埋區包括填埋庫區和截洪溝及場內道路,填埋庫區位於天然衝溝內,庫內設有防滲係統、導排氣係統、滲濾液導排係統、地下水排水係統和垃圾壩,周圍設有截洪溝、環庫場內道路及綠化隔離帶;滲濾液處理係統包括調節池和滲濾液處理站,調節池位於填埋庫區下遊,利用垃圾壩、截汙壩以及截汙壩和垃圾壩之間的天然衝溝,在溝底及溝坡鋪砌石和防滲襯裏建成,滲濾液處理站則布置在截汙壩下遊;管理區包括計量站和環保監測設施等,設於庫區進場道路旁。
市民*關注的滲濾液處理問題也會在場內得到直接處理。滲濾液收集係統是由盲溝和豎向石籠形成一個完整的導排係統,垃圾滲濾液將沿著豎向石籠流至填埋場底盲溝,*後通過穿壩管排入調節池,通過目前成熟的普遍使用的“生物處理+膜處理”MBR(分體式膜生化反應器,包括生化反應器和超濾UF兩個單元)組合工藝,統一處理達標後排入無名山渠,*終進入南海海域。“另外垃圾處理場還綜合南方雨水較多和周邊山體的地勢等因素,正在建設一個頂管工程,把雨水和地下水等分流到另一個無名山渠使其不往填埋庫區流,減輕滲濾液處理站的壓力。”張啟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