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圭白:“一窩蜂”式的發展並不有利於膜行業的發展

2014-05-11 19:20:39 admin 298
來源:中國水網 張倩 / 時間:2010-2-10 7:32:34
  據中國水網2010年2月9日訊 當前,水源汙染日趨嚴重和給水水質標準提高的雙重壓力,對給水深度處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繼第一代城市飲用水淨化工藝——“混凝―沉澱―過濾―氯消毒”、第二代城市飲用水淨化工藝——“臭氧-活性炭”深度處理工藝之後,隨著飲用水生物安全性問題的日漸突出,以超濾為核心技術的第三代城市飲用水淨化工藝已逐步走上供水淨化的曆史舞台。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曾指出,膜是21世紀新材料中的一個生長點,隨著膜性能的不斷提高,膜價格的不斷降低,中國城市水廠的膜時代已經到來。但近日,李圭白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強調,膜時代的到來並不意味著膜技術將成唯一,任何可以幫助達標的技術都有其應用的可能性,飲用水深度處理技術應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
  根據原水水質選擇深度處理方式
  在給水深度處理領域,臭氧-活性炭與膜兩主流工藝間存在著暗自較量。尤其在各地水廠如火如荼地進行提標改造之時,哪種深度處理工藝更受“歡迎”?
  據李圭白介紹,臭氧-活性炭工藝能有效去除水中有毒害的有機物,並有效控製氯化消毒副產物的生成。超濾則可幾乎完全去除水中的微生物,極大提高水的生物安全性。
  對於給水深度處理工藝的選擇,李圭白表示,無論是臭氧-活性炭工藝,還是膜工藝,需要根據原水水質來決定具體采用何種深度處理方式。他同時分析,像沿海地區以及黃河幹流地區,水源中溴化物濃度往往較高,所以臭氧-活性炭工藝並不適用。
  各地踐行“活性炭與超濾膜”組合工藝
  實驗證明,活性炭在水中有機物去除方麵效果顯著,而超濾則對水中濁度、顆粒數、細菌有著很好的處理效果。所以,“活性炭+超濾膜”組合工藝成為許多地方水廠升級改造的“主角”。
  1月23~24日,在“城鎮飲用水安全保障及超濾組合工藝技術應用研討會”上,長期奮戰在水廠提標改造一線的代表們分享了“活性炭+超濾膜”組合工藝的應用心得。   膜分離設備
  從“活性炭+浸沒式超濾”工藝在佛山新城區優質水廠的應用情況來看,活性炭+浸沒式超濾工藝對水中有機物有著較好的去除效果,CODMn的去除率為36.16%;對濁度、顆粒物和細菌的去除效果尤為顯著,膜濾後水平均濁度為0.08NTU,2~15μm的顆粒數在30個/mL以下,細菌少於2CFU/mL,其餘水質指標均滿足優質供水水質目標要求。
  預計於2010年初運行通水的無錫中橋水廠超濾膜深度處理工程,也利用了“粉末活性炭+超濾”工藝。該工程出水水質全麵達到且部分優於國家新的飲用水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特別是對濁度、藻類、細菌、兩蟲等有非常好的去除效果,產水濁度一般能保持在0.05NTU以下,幾乎能全部取出藻類、細菌和兩蟲。提高了飲用水的安全性,較好的解決了富營養化湖泊水藻類爆發影響水廠出水水質的問題。
  膜行業應呈持續穩健式發展
  李圭白在“城鎮飲用水安全保障及超濾組合工藝技術應用研討會”上做總結發言時表示,對當前膜技術在供水行業的蓬勃發展感到欣喜。李圭白稱,“超濾工藝已走上快車道。”。
  但他也同時表示出幾分擔憂:膜技術“一窩蜂”式的發展並不有利於膜行業的發展。當然,在洶湧的發展浪潮中,大部分項目會成功,也會有小部分的項目麵臨失敗。盡管失敗的項目比例小,但是帶來的負麵影響是巨大的。同時,“一窩蜂”式的發展也勢必會帶來惡性競爭,阻礙膜行業整體進步。“所以,膜技術發展需要走持續發展道路,需要穩紮穩打。”李圭白說。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