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供水自備井將自2015年起陸續退出曆史舞台
2014-05-11 19:21:40
admin
164
據新華網北京2013年11月10日訊 隨著明年南水北調水進京,北京市約1.3萬眼自備井將自2015年起陸續退出曆史舞台,原來使用自備井的用戶將並入市政供水管網。
北京市水務局供水處處長胡波介紹,自上世紀70年代,為了緩解用水緊張和市政供水管網建設滯後的問題,部分單位、院校、小區先後開鑿了一批自備井,以解決自身生產生活用水,同時也承擔了向周邊居民和單位的供水任務。
市水務局統計,截至2012年,北京市共有城鎮自備井1.3萬眼,年供水量4.6億立方米。其中城六區共有自備井6550眼,年供水量2.25億立方米,約占城六區供水總量的28%。
由於多年連續幹旱,自備井水位下降,加之建成時間較早、水處理工藝相對落後,供水設施老化,有居民反映自備井水沉澱多、口感不佳。此外,自備井單位比較分散、管理難度大,運行成本高。
胡波說,受市政管網供水水源能力的限製,南水北調水進京之前,一些地區和單位隻能繼續利用自備井供水。南水北調水進京後,自2015年開始,北京市水務部門將對自備井進行大規模置換,計劃用4至5年的時間置換完畢。
自2012年開始,北京水務部門實施自備井水質改善工程,主要是在現有自備井供水設施的基礎上增加一套深度處理設備,根據不同水質情況,分別采用過濾、加強過濾和反滲透工藝,確保出水水質達到同市政管網自來水同一水平,改造完成後,有30萬居民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