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碸膜透析器威高研發出我國首個血液透析器自主品牌

2014-05-11 19:23:33 admin 475
來源:《威海日報》記者 殷粉 / 時間:2013-11-7 8:45:01
  據威海新聞網2013年11月7日訊 從一名普普通通的銷售員起步,到成長為年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醫療器械製造企業的總裁,威高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張華威的人生之路因執著而精彩。今年3月份,張華威獲批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紮根威高從跑業務起步
  1988年,25歲的張華威來到剛剛成立兩個月的威高,當上了一名普通的銷售員。在*初跑業務的日子裏,他穿梭於全國各地的醫療器械站,為了將產品賣出去,甚至不惜給器械站負責人抹桌子、掃地。憑借著一股倔強的膽氣,不久後,他成功簽下了自己的第一筆訂單:大連、本溪器械站8萬支輸液器供貨合同。這對當年月產量僅三四萬支的威高來說,無疑是一樁大買賣。
  很快,張華威的出色能力得到公司領導層的垂青,他被提拔為一分廠廠長。此時威高還處於發展初期,麵對公司製度上漏洞較多的現象,他經過認真思考,決定“兩手出擊”,一手抓建章立製,從生產流程、銷售模式、產品質量等各方麵入手,建立起一整套科學合理、規範有序的企業運行體係;一手抓減政放權,給予各生產單位、營銷隊伍以及員工更多自主權,充分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經過不懈努力,在當時國有醫療器械企業一統天下的行業裏,威高這個小型鎮辦企業頑強生存了下來。
  兩次轉折推動公司發展壯大
  1998年,是威高發展史上極為關鍵的一年。
  麵對全國上下掀起的國企改革大潮,張華威審時度勢,果斷提出:隻有抓住機遇實行股份製改革,建立產權明晰的現代企業製度,才能在未來占得發展先機。他親自主導了改製工作,使得威高由過去的家庭作坊、鎮辦小廠,一舉蛻變成了現代化企業。
  2004年,威高在香港創業板成功上市。其後,威高迅速成長為全國一次性醫療器械生產企業的“領頭雁”。站在新的曆史高度,張華威沒有停止思索:僅憑一支小小的輸液器和注射器,威高能走多遠?經過深入的市場調研,他和領導層為公司確立了新的使命——打造醫療器械行業民族第一品牌。
  張華威意識到,研製高端產品,*重要的是要有高端人才和技術。在他的推動下,集團創新方式,以技術入股成立新公司的形式,引進了留美博士王吉成,研製出我國第一支可降解藥物塗層心髒支架,迅速占領了國內30%的市場,打破了國外壟斷局麵。通過類似方式,又引進了寧波血液淨化耗材研發團隊,研發出我國首個血液透析器自主品牌———威高“聚碸膜”透析器。
  同時,集團先後與中科院、工程院、浙江大學等知名院所合作建立了20多家研發機構,聘請100多名“兩院”院士擔任技術顧問,走出了一條“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智路子。
  目前,威高培養匯聚了各類科研及管理人才1000多人。擁有發明專利50多項,自主專利產品340多項,120多種產品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100多種產品打破國外壟斷,20多種產品被列入國家火炬計劃、國家“863”計劃、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等。作為科研和管理隊伍帶頭人,張華威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等一係列重大獎勵。
  著眼未來向世界強企邁進
  有了雄厚的科技實力做支撐,張華威和集團領導一起,帶領威高在國內外市場開疆擴土、縱橫捭闔。他們相繼與美國美敦力、新加坡柏盛、日本泰爾茂、韓國IT以及世界銀行等10多家國際機構和世界500強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成功轉主板上市,通過股市直接融資及合資合作融資120多億元。通過了ISO9000、GMP、歐盟CE等認證,產品暢銷國內30多個省區市以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集團實現銷售收入165億元,利稅31億元。
  放眼未來,威高確立了以人力資源為中心,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體製結構的發展戰略,計劃到2020年,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成為“進軍世界強企行列,亞洲領先、中國*強,*受人尊敬的醫療器械和醫藥企業”。為此,張華威不懈努力,繼續向著更高的目標奮勇前進。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千億體育官方一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