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農科院展開地震災後飲水安全關鍵技術課題考察
2014-05-13 19:17:18
admin
272
據四川省政府網2009年7月13日訊 根據北川縣人大提供的震後農村飲用水困難信息,和科技部“地震災後農村飲水安全關鍵技術集成與應用課題”需要,6月23~24日,由四川省農科院專家帶隊,會同四川大學華西公共衛生學院、四川師範大學生命學院等專家、四川電視台公共頻道記者,在北川縣人大、衛生局的協調和幫助下,對該縣曲山鎮楊柳坪村、景家村和石椅村的村民飲用水現狀進行了現場考察和水處理技術指導,並與該縣衛生局工作人員、基層幹部及村民進行了廣泛細致的交流。
通過現場考察和交流,專家組了解到當地因地震生態破環嚴重,導致水源發生變動,水源不穩,儲水設施損壞,無法保證災民正常的生活用水供給。為此,當地政府積極采取應對措施,利用供水車向部分地區提供少量的生活用水,但仍有部分山區農民處於靠天吃水的狀態。加上山區普遍缺乏淨水裝置,災民也缺乏飲用水衛生意識和自助淨水技能,致使部分村民在飲用了不幹淨的水後出現一定的身體不適。而即將到來的雨季,也將給當地百姓的飲用水安全問題帶來更大的挑戰。目前山區百姓的飲用水安全問題是全縣醫療衛生工作關注的重點之一。
針對這些問題,專家一致認為,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加大宣傳,提高村民的飲用水安全意識,通過技術培訓,使村民學會應急自行淨水技術。在楊柳坪村,專家向村民現場演示應急淨水處置全過程,詳細講解簡易過濾水裝置製作,絮凝沉澱劑、消毒劑使用,及淨水處理操作流程。專家組還在曲山鎮、楊柳坪村、景家村和石椅村分別采集了村民的生活用水水樣,將對水樣進行化驗檢測,為進一步製定準確細致的飲用水安全技術規程提供詳實的科學數據。
考察過後,專家組表示下一步將於7月6日會同同濟大學,華西醫大舉行專題研討會,與北川醫療衛生係統工作人員開展交流,就如何開展地震災區飲用水安全和健全心理衛生進一步的合作。同時,我院實驗場和上海同濟大學環境學院將捐贈價值10餘萬的絮凝沉澱劑、環保消毒劑。還將由四川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組成並派出學生誌願者,在我院實驗場專家培訓後,負責向各村災民傳授淨水係統過濾、消毒的技術操作技能,並向村民發放淨水係統所需的絮凝沉澱劑和消毒劑,幫助村民喝上幹淨衛生的飲用水。四川電視台公共頻道也將及時通過媒體讓社會關注震後災區飲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