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技術回收馬鈴薯澱粉廢水中蛋白質的中試研究

2014-05-14 18:33:27 admin 349
來源:國家食物與營養谘詢委員會 / 時間:2009-3-29 10:12:58
  據中國食品科技網2009年3月26日訊 澱粉在食品與發酵領域中有非常廣泛的用途,馬鈴薯是生產澱粉的主要原料,在生產工藝中需要大量的水,經過分離澱粉後將產生大量的廢水,而廢水中會溶解馬鈴薯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使廢水中的化學需氧量(COD)可達10000mg/L以上,將會導致大麵積的汙染。
  由於中國澱粉生產工藝相對落後,資源的利用率較低,澱粉生產過程中大量的植物蛋白未加利用而隨生產廢水排放,這不僅影響了環境,同時還造成了大量的浪費。而馬鈴薯蛋白是一種極其優良的飼料添加劑,它的營養價值高於大豆蛋白。因此回收馬鈴薯澱粉廢水中的蛋白既可充分利用廢棄資源,又能改善環境汙染。目前國內采用膜技術回收馬鈴薯澱粉廢水中蛋白質研究很少,隻發現少數實驗室的研究報道。
  本課題采用超濾膜對馬鈴薯澱粉廢水進行了回收蛋白質的中試實驗,研究了超濾膜在回收工藝中的溫度、壓力、流速、濃度與通量之間的關係,同時也研究了超濾膜在回收工藝中的溫度、壓力、流速、濃度與蛋白質截留率之間的關係。結果表明,超濾膜對馬鈴薯澱粉生產廢水中的蛋白質的截留率大於90%,COD 的截留率大於50%,清洗效果好。
  1 材料與設備
  1.1 設備
  中試設備采用的是平板超濾膜設備,膜麵積為1m2,膜材料為PE,超濾膜相對切割分子量為20KD。
  1.2 原水來源
  試驗場地為甘肅省西市某澱粉生產廠,廢水取自該廠澱粉生產工藝中濃縮分離旋流器溢流水,原水水質情況如表1。
  由實驗數據可以看出,原水水質波動非常大,給預處理增加了難度。
  1.3 數據分析
  原液、濃縮液及透過液由蘭州交通大學環境工程學院分析測試中心檢測。
  1.4 工藝流程路線
  1.5 超濾工藝流程
  當超濾膜設備工作時,打開進料閥門開大調壓閥門,然後開啟供水泵,此時可以通過調節進水閥門調進水流量,進行流量與膜通量關係的試驗。通過調節調壓閥調節操作壓力,進行操作壓力與膜通量關係的試驗研究。通過熱交換器調節係統運行溫度,進行溫度與通量關係的試驗研究。
  1.6 係統運行過程
  中試試驗過程中,原水在循環泵的作用下平行流過平板式超濾膜表麵,根據錯流過濾原理,平板式超濾膜將原水分離為濃縮液和透過液。透過液通過平板式超濾膜,由透過液出口流出。濃縮液流過平板膜表麵進行循環,同時也以較高的流速衝刷膜表麵,控製超濾膜麵的汙染及濃差極化現象,當原水被濃縮到一定的倍數時送到後續工藝進行幹燥處理。
  1.7 係統運行條件
  pH:3~9
  溫度(℃): 5~50
  切割分子量: 2萬
  膜麵積: 1m2
  工作壓力: 0~0.4MPa
  2 結果討論
  2.1 廢水的預處理
  由於廢水中固形物含量較高,容易堵塞超濾膜。為了防止超濾膜的汙染,我們分別采用1μm的袋式過濾器與澄清分離進行了預處理試驗對比。
  從分析測試結果可以看出,采用澄清分離法比過袋式過濾器的結果要好。其一是蛋白質含量沒有減少,經袋式過濾器後蛋白質有損失。其二是澄清分離去除溶解性總固和濁度都優於袋式過濾器,SS的去除效果基本相同。因此在試驗中我們選用了沉澱澄清分離進行膜前預處理。
  2.2 超濾膜孔徑大小的選擇
  表3是采用不同孔徑大小的超濾膜在同一運行條件下進行取樣分析測試數據,根據表中數據分析,采用相對切割分子量為2萬的超濾膜進行試驗較為合理。因此在中試中我們選用了相對切割分子量為2萬的超濾膜對廢水中蛋白質進行回收試驗。
  2.3 工作壓力與蛋白質截留率和膜通量之間的關係
  實驗操作溫度控製在25℃,進料流速控製在160L/min的條件下進行的工作壓力與蛋白質截留率和膜通量之間關係的試驗。從實驗數據中可以看出,隨著工作壓力的升高,膜通量從110L/h上升到320L/h,說明膜通量隨壓力有一定的變化。壓力與膜通量變化比較明顯的階段在0.05~0.2MPa之間,當工作壓力超過0.2MPa之後,膜通量的變化並不大,此時說明壓力在0.05~0.2MPa之間時對膜通量的影響較大,再升工作壓力高操作壓力時對膜通量影響就不大了。隨著工作壓力的升高超濾膜對蛋白質的截留率有所下降,但是下降的幅度並不大,在0.2MPa以下時對蛋白質的截留率基本沒有發生變化,超過0.2MPa以後截留率有相對明顯的變化,當壓力超過0.35MPa時,超濾膜對蛋白質量截留率已經降低到90%以下。對COD的截留率基本在56%左右。對實驗數據的結果進行分析,我們認為采用0.2MPa的工作壓力較為合理。
  2.4 進料液流量與膜通量的關係
  控製水溫在25℃,操作壓力在0.2MPa的運行條件下進行了進口流量與膜通量關係的試驗。從實驗數據中可以看出,當進口流量不斷加大時,超濾膜的通量也在不斷升高,當進口流量超過去160L/min之後,膜通量也就不再升高了,這說明當進口流量超過160L/min後以加大流量提高膜通量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因此,進口流量選擇160L/min較為合適。
  2.5 運行溫度對膜通量的影響
  控製操作壓力在0.2MPa,進料流速為160L/min,不同溫度條件下考察膜通量與截留率的關係。從實驗數據中可以看出溫度對膜通量和截留率都有一定的影響,膜通量隨著溫度的升高,通量不斷增加,截留率不斷下降,但是在20~25℃之間時膜通量與截留率較為合理,因為過此點後膜通量上升減慢而截留率下降卻加快。
  2.6 超濾膜連續運行膜通量隨時間的變化
  在壓力保持0.2MPa不變,溫度保持在25℃不變,膜進口流量保持在160L/min不變時考察膜通量與時間的關係,運行方式采用的是錯流式過濾方式。從實驗數據中可以看出設備運行相當穩定,經過15h運行時,膜通量才有明顯下降。當膜通量下降明顯時說明超濾膜已經被汙染,此時必需進行化學清洗。從實驗數據中可以看到,經過化學清洗後膜通量恢複很好,這說明清洗方法正確。在長期運行的狀態下,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膜通量下降的現象,所以每隔一段時間都要進行一次化學清洗以保證設備長期穩定的運行。
  2.7 超濾膜對廢水中蛋白質的濃縮試驗
  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隨著超濾濃縮馬鈴薯廢水倍數的增加,蛋白質的濃縮倍數和蛋白質含量也在不斷升高,蛋白質的濃縮倍數與含量的升高與廢水的濃縮倍數呈直線關係,可以看出,蛋白質的濃縮倍數與含量的增加與濃縮倍數成正比關係。當超濾濃縮馬鈴薯廢水的倍數達到20倍。蛋白質的含量已達到3%左右,從而有效地實現了濃縮馬鈴薯澱粉生產工藝廢水中的收蛋白質,可以有效進行回收利用。
  2.8 超濾膜汙染的清洗試驗
  由於馬鈴薯澱粉生產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機物,超濾膜在運行一段時間後由於膜孔徑的堵塞和吸附作用造成了膜的汙染,如果不進行化學清洗繼續運行會造成膜不可逆損害。因此必需進行化學清洗才能保證超濾的正常運行。根據料液的特性我們選擇了先用0.02mol/L的NaOH進行循環運行清洗,清洗時間5min,再用純淨水衝洗10min。清洗效果從實驗數據中可以看到,膜通量恢複率達到95%。說明采用此清洗方法清洗效果是較好的,清洗恢複率較高。
  3 結論
  (1)采用平板式超濾膜回收馬鈴薯澱粉生產廢水中的蛋白質技術上是可行的,蛋白質截留率高,濃縮效果明顯,經平板式超濾膜濃縮可將廢水中的馬鈴薯蛋白質濃縮至半固形物狀態,非常有利於冷凍或烘幹幹燥。
  (2)采用平板式超濾膜係統回收馬鈴薯澱粉生產廢水中的蛋白質具有運行溫度低、生產效率高、可實現自動控製等優點。
  (3)汙染後的平板式超濾膜的清洗方法簡單,清洗效果較好,通量恢複率高。
  根據試驗研究可以認為采用平板式超濾膜工藝回收馬鈴薯澱粉生產廢水中的蛋白質是一種穩定、濃縮度高、濃縮效果好、安全、可靠、自動化程度高的馬鈴薯澱粉生產廢水中蛋白質回收的新工藝。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千億體育官方一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