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內蒙古天一首創技術研發PM2.5創新治理取得新突破

2014-05-14 18:34:33 admin 242
來源:《呼和浩特日報》記者 李爽 / 時間:2013-10-14 11:58:47

  據呼和浩特新聞網2013年10月11日訊 昨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了一場特別的技術發布會,內蒙古天一集團所屬上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公布了一係列基於介電電泳放大應用技術研發的PM2.5處理技術。此技術依托內蒙古介電電泳應用技術研究院高技術,實現將介電電泳技術用於微、納米粒子的捕獲、富集,創世界首例。這不但標誌著大氣汙染治理增加了新的技術手段,也標誌著內蒙古天一集團在介電電泳產業化應用領域的新突破。同時,還標誌著呼和浩特市打造環保科技產業鏈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果。
  近年來,空氣汙染日趨嚴重,其中可吸入顆粒物的汙染更是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為破解當下“十麵霾伏”的現狀,近日,出台的大氣汙染治理計劃細則明確提出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汙染減排的具體目標。內蒙古天一集團所在的呼和浩特經濟技術開發區積極組織相關企業創新攻關,內蒙古上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成功將介電電泳技術應用於PM2.5的捕獲處理,研發出一係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空氣汙染治理新技術,對於汽車尾氣、燃煤鍋爐、金屬冶煉等煙氣汙染治理方麵均有突破性的創新技術問世。
  較現有汙染物治理技術,在汽車尾氣方麵開發出極低阻力的尾氣催化/顆粒物捕獲裝置,可以使尾氣PM2.5的排放濃度減少80%以上;在工業除塵方麵對於PM5以下顆粒物的去除率可以達到93%以上,而能耗方麵隻有現有處理裝置的40%,設備可以實現自動運行,使用成本大幅度降低,遠優於現有的袋式除塵器及高壓靜電除塵器,介電電泳技術在大氣汙染治理方麵的產業化應用,實現了該領域的突破性技術創新。
  隨著介電電泳應用於空氣汙染物治理這一世界首創技術的進一步完善,將在更多煙氣及粉塵汙染方麵拓展應用,內蒙古上派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將為環境及空氣質量的改善做出更大貢獻。 
  日前,在呼和浩特的第一條機器人全自動膜元件生產線已完成建設,達到年20萬平方米的生產能力,達產後將實現40億元以上的年產值。介電電泳原理還將應用於汽車尾氣PM2.5、城市固廢處理等方麵,將帶動相關配套企業20多家,形成以環保高科技為主線的產業鏈,成為呼和浩特新的經濟增長點。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