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零排放應是渤海環境保護迫切解決的重大課題

2014-05-15 19:22:04 admin 130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李清宇 許未來 / 時間:2008-12-16 11:32:57
  據金融界2008年12月16日訊 國家《渤海環境保護綜合整治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已通過11部委聯合會簽,報國務院辦公會審議後有望實施。《規劃》編製組組長夏青不久前透露,《規劃》如獲通過,國家將新增投入600億元用於渤海灣的環境治理,如果加上自2001年開始的“碧海行動計劃”中投入的500億元,國家在渤海灣環境保護中的總投入將達1100億元。
  天津科技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馬敬環近日告訴記者,她對海水淡化有可能造成新汙染的擔憂,顯然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馬敬環在2003年就曾承擔天津市重大攻關項目“膜法海水淡化研究”。
  中國地質調查局聯合七部門進行的聯合調查顯示,中國人均淡水資源2200立方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環渤海地區人均水資源僅660立方米,占全國平均水平的23.6%。在這個背景下,環渤海灣城市中許多用水量極大的大型工程多采用配套海水和淡化水方式解決。
  據天津市科委介紹,天津海水淡化項目在建或明確要建的包括北疆電廠項目、大港海水淡化項目、天津臨港海水綜合利用一體化項目和寶成集團海水淡化裝備產業項目。到2010年,天津海水淡化日處理量將達到70萬噸。在曹妃甸,日處理15萬噸的兩個海水淡化工程已開工建設。而在青島,2年前即製定了《青島市海水淡化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在2010年達到日處理20萬噸的規模;大連則在2005年就建設了小規模的海水淡化工廠。
  馬敬環說,海水淡化如果不能綜合利用極易產生新的汙染。一個日產10噸的海水淡化廠,如果連續3日直接把淡化分離過程中廢棄的濃鹽水排入渤海灣,8平方公裏的海域鹽度將提高20%,連續排放30日,造成鹽度提高20%的海域麵積就將達到23平方公裏,許多水生物在含鹽量達到40%時將遭遇滅頂之災。
  馬敬環進一步表示,其他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是淡化過程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含有大量重金屬,而固廢物目前主要用做圍海造陸的吹填土,這樣將產生二次汙染;二是淡化後廢棄海水如果直接排入海中會造成局部海域溫度升高。
  馬敬環介紹,目前大型海水淡化工程在技術上還沒有全部解決將海水“吃幹榨淨”綜合處理達到零排放的問題。
  這意味著如果不能在近期解決海水淡化的零排放課題,新開工項目將會對渤海灣造成新的汙染。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千億體育官方一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