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臨海楚瑪爾發明海水淡化脫鹽裝置技術做到零排放

2014-04-12 17:00:53 admin 325
來源:《台州商報》記者 李潔 / 時間:2014-3-19 14:25:59
  據中國台州網2014年3月12日訊 台州,中國黃金海岸線上的港口城市,擁有領海和內水麵積約6910平方公裏,大陸海岸線長630.87公裏。隨著傳統塊狀經濟構成的產業布局所帶來的空間壓力,廣闊的海洋給台州帶來了很多希望。
  在台州“十二五”規劃中,未來5年,台州海洋經濟綜合實力、輻射帶動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將明顯增強,規劃區內生產總值將突破3000億元。
  作為“十二五”時期重點培育的一個新興產業,台州海洋經濟蓄勢待發。
  甘甜淡水海中來的尷尬
  說到海洋新興產業,海水淡化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然而縱觀眼下,台州海水淡化技術仍是企業和專家攻克的難題。
  2007年,台州首個以向老百姓供水為目標的海水淡化工程,在玉環縣雞山島正式開工。完工後的海水淡化工程,每天可向海島居民提供300噸的飲用水。對於深受缺水之苦的雞山鄉老百姓來說,能將苦澀混濁的海水化作清澈甘甜的清泉流入千家萬戶是一件令人歡欣的事。
  隻是,日產300噸的飲用水,一噸水成本7.5元,這樣的水價比玉環居民生活平均用水高出許多,無奈之下,這個總投資500多萬元的海水淡化工程在2009年停產了。
  至此,台州目前再無民用海水淡化工程。
  究其原因,海水腐蝕性大,設備維修跟不上,成本過高,企業入不敷出是讓這個民用海水淡化工程無法繼續下去的主因。
  千億商機的到來隻是時機問題
  這樣的尷尬,是否意味著海水淡化隻是夢想?
  “當然不是,這個市場很廣闊,總有一天,這個千億商機會到來。”臨海楚瑪爾海水淡化處理設備廠總經理王劍波很堅定地說。
  現在的楚瑪爾是個小公司,承接的是一些水處理、工業廢水循環回用等業務。看似與海水淡化漸行漸遠,但王劍波卻一直對此深信不疑。
  2007年,有著10多年海水處理研究經驗的王劍波建立了楚瑪爾海水淡化處理設備廠,當時公司做的隻是一些關於水處理的產品。在公司發展過程中,王劍波發現,海水淡化技術在台州非常有前景。
  “玉環缺水,我們是有目共睹的,即使三區,主要依靠的也是長潭水庫和一些小型水庫供水,水庫負荷量大。”看到這樣的場景,王劍波開始研究起海水淡化技術。2010年,王劍波拿著研究的《海水淡化脫鹽裝置及方法》去申請專利,去年,這項專利獲得批準。
  “現在,我們需要等的是時機。”王劍波說,而這個時機也許很快就會到來。
  2012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海水淡化產業的意見》明確指出,海水淡化是我國緩解水資源短缺形勢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發展海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其設定的發展目標,2015年我國海水淡化能力將達到220萬至260萬立方米/日,較2011年年底增長4倍。
  這個目標或許僅僅隻是開始,如果按海水淡化設備每日每噸7000元的投資成本測算,光海水淡化設備這項,到2015年全國海水淡化項目或帶動的投資就超過100億元,全球市場則可達千億級別。
  如何讓海水淡化“錢途”更美
  目前,台州在建的海水淡化項目主要在玉環和三門,有玉環華能電廠海水淡化工程、三門浙能台州第二發電廠海水淡化工程和三門核電廠海水淡化一期工程等。
  “我們不能忽視的是,現在海水淡化工程所采用的核心技術都是國外的,所用的是反滲透法,但這種技術是會破壞海洋環境的。”王劍波說出自己的擔憂,海水經過淡化後產生的超濃海水鹽分接近40%,如果排回海中,那麽當地也許會出現另一個死海。
  如何讓海水淡化既能製造出海水又能做到“零排放”呢?
  “我現在發明的專利技術就是針對這個問題,若能通過‘水電聯產’,既能製造淡水,又能提取其中的鉀等元素,做到零排放。”王劍波說,當然,不少專家學者也都在致力於研究這一領域,一旦成功,海水淡化的“錢途”才會更美。 

 

膜分離設備

楚瑪爾海水淡化處理設備廠工人正在調試機器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