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淨水器市場普遍存在不規範生產導致質量問題多發

2014-05-17 16:26:03 admin 354
來源:《中國質量報》記者 張文禮 / 時間:2013-9-23 14:30:29
  據中國質量新聞網2013年9月17日訊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被稱為“21世紀中國家電行業*後一塊蛋糕”的水家電產業開始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愈加重要的地位,源源不斷的水汙染事件在為人們敲響警鍾的同時,也為淨水器行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機遇。
  但縱觀目前國內的淨水器市場,品牌名目繁多、價格高低不均、市場盲目擴張、標準和監管不足已成為行業發展的極大障礙。市場緣何而亂,產業發展如何規範,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為淨水器產業“把脈問診”。
  行業無序 質量隱憂多
  記者走訪時發現,淨水器品種繁多,使用技術多樣,產品價格更是從幾十元到上萬元不等。北京國美電器管莊環島店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近兩年各種水安全事件使得淨水器市場不斷升溫,有時一天能賣出近20台。在淘寶網上將近10萬條的搜索數據中,美的、安吉爾等品牌產品盡管價格不菲,但銷量依然火爆,有產品甚至達到月銷量上千件,這足以說明淨水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大的淨水器生產國家,也是發展*快的國家。”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常務所長、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趙飛虹表示,基於對目前日益嚴重的水源汙染和城市供水管道等二次汙染的擔憂,淨水器行業在國內發展前景光明。
  相關數據表明,2012年我國淨水器整機產銷量突破3500萬台,年銷售額達到300多億元。而據調查顯示,我國淨水器行業的市場容量為每年4000億元,其中僅家用和商用就達3000億元。
  但盡管如此,淨水器質量卻頻頻“中槍”。記者發現,幾乎每種產品都標稱其有除雜、去味、濾病毒等功效,可以改善口感,達到直飲的效果。部分品牌還將能保留水中有益礦物質、調節pH值等作為賣點。但淨水器質量不達標甚至淨出“雜質水”等問題早已是不爭的事實,生產標準和檢測方法長久以來也飽受詬病。
  “大多數家電經銷商甚至製造廠的負責人都不懂淨水器,不懂淨水器銷售規律。”高級工程師、中國淨水行業協會(籌)秘書長顧久傳告訴記者,盡管國內淨水器行業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但真正自己投資設立生產線的家電企業很少,大都是貼牌組裝,不規範的生產導致產品質量問題多發。
  “市場準入機製不健全,外資的大量湧入和其他家電行業紛紛涉足水家電領域等綜合因素導致淨水器產品質量很難有嚴格保障。”顧久傳說。
  北京公眾健康飲用水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李複興在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從事淨水行業的企業已有3000多家,但取得衛生批件的廠家僅有1/3,很多企業沒有核心技術和創新,無視售後服務,盲目擴大產能,還有很多“遊擊隊”廠家和企業,產品售出後便銷聲匿跡,為後續服務埋下了隱患。
  消費者楊先生則表示,淨水器市場複雜,普通消費者不懂專業知識,極易被宣傳所迷惑。
  標準不全 連鎖反應廣
  趙飛虹告訴記者,目前除了純水機和超濾膜有國標之外,淨水器檢測主要集中在對額定出(進)水量淨化前後水質安全性檢測和部分零部件的浸泡安全性方麵,距離用戶使用的實際效果可能有一些區別。
  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致電相關水家電產品檢驗機構,均得到“以淨化後的飲用水質效果為主要依據”的答複。同時記者發現,盡管大多數產品擁有“合格證”,但上麵顯示的認證檢測機構和執行標準卻不盡相同,甚至有企業以“自檢報告”來證明產品合格。
  記者了解到,目前關於淨水器的規範主要依據4個標準,分別是GB5749-2006(將天然水加工成自來水,需衛生許可批件)要求、衛生部門《一般水質處理器衛生安全與功能評價規範》、建設部針對淨水器的納濾要求和原衛生部《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與功能規範》。家庭用淨水器則有《家用和類似用途飲水處理裝置》、《家用和類似用途飲用水處理內芯》等推薦性國標。而淨水器行業已有的其他相關標準也是五花八門,衛生標準、電氣安全標準、國家標準、行標、企標等看似一應俱全,但實際上很多都形同虛設。評判標準的混亂和缺失,造成市場難以監管,產品質量魚龍混雜,消費者權益很難保障。
  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淨水器性能研究與測試中心主任鄧哲介紹,我國是世界上唯一需要行政審批(衛生許可批件)才能產銷淨水器的國家,西方發達國家一般都是第三方認證和政府市場監管,如美國NSF認證等。
  針對廠家關於淨水器功能的宣傳,受訪專家一致表示,淨水器的主要功能體現在飲水安全和使用安全上,商家宣傳的保健、延年益壽等功能都屬於非法廣告內容,有關部門早已對此明令禁止,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要警惕不法商家的虛假宣傳,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適合相關水質且有衛生批件的產品,同時定期做好清潔工作。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