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建成首個陶瓷膜MBR工業用後水處理與循環示範廠

2014-04-13 17:54:22 admin 543
來源:《聯合早報》記者 黎遠漪 / 時間:2014-3-11 11:34:28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2014年3月8日訊 政府與私人企業合作設立本地首個工業用後水處理與循環廠,開啟本地工業用後水再循環的新篇章。設在裕廊供水回收廠內的本地首個工業用後水處理與循環廠,運用科技,讓本地有高品質的用後水進行再循環,為我國提供新的選擇,讓工業如今也能循環使用工業用後水,從而減少對其他水源的需求。 

 

膜分離設備

設在裕廊的工業用後水處理
與循環示範廠(林國明攝)


  這個占地2600平方米、設在裕廊供水回收廠(Jurong Water Reclaimation Plant)內的工業用後水處理與循環示範廠,每天可處理與循環100萬加侖(相等一個半奧林匹克遊泳池容量)的工業用後水。
  它是由公用事業局與日企明電新加坡(Meiden Singapore)耗資約1030萬元建成,日後將成為建造大士供水回收廠內工業用後水處理設施的參考。大士供水回收廠預計將於2022年竣工。
  這個示範廠是本區域首個結合兩項用後水處理技術的設施。陶瓷膜生物反應器(Ceramic Membrane Bioreactor,簡稱MBR)與升流式厭氧汙泥床反應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簡稱UASB)的技術,能夠有效去除工業用後水中高達97%至99%的有機汙染物,並過濾和淨化水質。
  淨化後可立即再循環作工業用途
  經這兩道工序再加上其他淨化過程處理後的工業用後水,因擁有更高的品質,可立即再循環作工業用途。這個示範廠每日處理的用後水將送往裕廊島供工業使用,例如用作工廠冷卻用途。
  一般上,工業用後水經基本處理後,都會被排入大海中。本地每天須處理約8.6萬立方米的工業用後水。
  公用事業局總裁趙文良昨天出席這個示範廠的開幕儀式時說:“處理排入大海前的工業用後水相當具挑戰性,這些用後水中有很多有機汙染物,會影響處理廢水的過程。”
  他指出,這個新廠卻能運用科技,讓本地有高品質的用後水進行再循環,為新加坡提供新的選擇,讓工業如今也能循環使用工業用後水,從而減少對其他水源的需求。
  趙文良也說:“這個新發展也能助我國擴大目前的(用後水)再循環水平,即使麵對極端天氣如目前的幹旱情況時,鞏固我國的水供能力。”
  他過後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這個示範廠對我們來說相當重要,因為它能證明這些科技的可行性,讓我們在未來,能更大規模地運用這些科技來循環工業用後水。”
  工業用後水送入這個示範廠後,會先經過UASB去除有機汙染物。UASB是通過培植適當的微生物來除去廢水中的汙粒,處理過程中還能產生用來發電的沼氣(biogas),剩餘汙泥則可用作肥料等,可說是善用每一份資源。
  加上它無需使用氧氣,因此比一般有氧生物淨化法節省約30%至50%的能源消耗。
  用後水之後透過MBR科技,將經過另一層高效率的處理,快速得出水質透徹、品質穩定的工業用途再循環水。
  公用事業局首席科技總監餘海利說:“相較於一般處理廢水所使用的聚合物(polymer)膜生物反應器,使用陶瓷質地是更持久也更適合的選擇。這是因為陶瓷質地膜能更有效地處理混有油與化學物質的工業用後水,而且一般可耐上約15年,使用聚合物質地可能五至七年就得換一次。”
  本地目前每天的用水量約4億加侖,其中家庭用水占45%,工業用水則占其餘55%。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