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高橋汙水處理廠深度技改工程收尾即將投入試運行
據遵義在線2014年3月6日訊 記者昨天從高橋汙水處理廠獲悉,作為今年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重點項目的高橋汙水處理廠深度技改工程已接近尾聲,預計本月底可投入試運行。屆時,該廠的出水水質將由一級B提升到一級A。“雖然看上去隻是提升了一步,但卻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原來的出水直接排入湘江河,如今可以再行利用。”有關人士如此強調。
高橋汙水處理廠於2000年4月開始試運行,日處理汙水3萬噸。這次高橋汙水處理廠總投資達2800餘萬元的深度技改,其主要目的就是要讓排放的水質提高標準,可以直接再利用。
據高橋汙水處理廠廠長廖誌祥介紹,汙水處理的測量標準主要是檢測水中的COD(水中被強氧化劑氧化物質的氧當量)、BOD(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汙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示)、氨、氮等含量。汙水處理廠排放的水質達到一級A標準,可直接供市政、環衛、園林等單位使用,用於衝洗街道,澆灌花草樹木等,成為再生水,有助於改善生態環境,實現水生態的良性循環。
據了解,這次技改新建了反硝化池、微濾係統、汙泥深度處理係統和再生水回用泵房。其中,反硝化池將會直接作用於汙水處理後水質的提升;微濾係統則為處理流程再增加一次過濾;再生水回用泵房是將處理後的水抽到灑水車等車輛中,進行再使用;汙泥深度處理係統,主要是用於對汙泥進行壓縮脫水,便於車輛裝載、運送和處理。
廖誌祥說,原來,沒有對汙泥進行壓縮脫水時,車輛裝運的完全是稀泥,運送過程中很容易撒漏,汙染路麵。有了汙泥深度處理係統後,汙泥將被壓縮脫水,成為紅糖樣子的塊狀,既方便運輸,也便於處置。
據悉,高橋汙水處理廠每日約產生汙泥20多噸,由於汙泥當中含有重金屬、細菌等,采取掩埋處理將會對土壤產生嚴重危害。如今,高橋汙水處理廠已與賽德水泥公司合作,采用水泥回轉窯協同處理工藝,汙泥在高溫焚燒後成為水泥生產的原材料,實現廢物利用。
據了解,中心城區的北部汙水處理廠和南部汙水處理廠也將進行相同的深度改造。目前,北部汙水處理廠已開始前期工作,南部汙水處理廠正製定相應的技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