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油田三株汙水高效除油菌種被保存到國家保藏中心
2014-04-13 17:57:49
admin
131
據新華報業網2013年6月3日訊 6月3日,油田汙水生化處理技術現場工業化應用已達半年,標誌著江蘇油田成功開發利用的這項技術,已攻克特低滲透油藏注水難關,為這類油藏“喝”上合格水提供了有效手段。該技術產生的生物菌種,已保存到國家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
“油田含油汙水物理與生化高效耦合處理技術應用研究”,是工程院注水工藝研究室承擔的中石化科研課題。經過近兩年的室內研究及現場試驗攻關,油田相關科研人員創新思維,刻苦攻關,形成了4大關鍵技術,即高效除油菌劑製作技術、含油汙水微生物處理係統快速啟動技術、微生物強化技術、微生物與膜處理配套技術。他們還申報了“一種除油菌劑的製備”等6項發明專利及4項實用新型專利,其中兩項發明專利已得到國家專利局授權,其他專利已進入實際審查階段,成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係列,三株高效除油微生物菌種還被保存到國家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
去年9月,這項技術在試采二廠方四站投入現場工業化應用,取得了良好效果。該站每天處理含油汙水300立方米,處理後汙水含油控製在1mg/L左右,懸浮物固體含量控製在3mg/L左右,硫化物去除率達到100%,出水水質達到了低滲透油藏注水水質標準。
汙水生化處理技術的應用,讓方四區塊收到了明顯的注水效果,這個特低滲油藏由此注上了合格水。該區塊注水量由原來每天的50立方米上升到120立方米,注水站注水壓力也由原來的24.5mPa降至22.5mPa,同時節約水處理藥劑費用0.4元/立方米,水處理能耗降低30%以上。
這項含油汙水微生物處理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油田汙水處理技術,具有投加藥劑少、運行費用低、節能環保的特點,有效解決了油田汙水處理領域長期存在的係統運行不穩定、精細過濾設備易被油汙汙染、懸浮物固體顆粒及硫化物含量達標率低等技術瓶頸問題。該技術不僅解決了低滲透油藏含油汙水處理難題,還為攻克含油汙水無害化外排及回用技術,提高油田注水開發效益奠定了堅實基礎,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