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均博士帶著“納鍍抗菌陶瓷膜”淨水技術回國創業
2014-04-14 19:44:44
admin
206
據惠州黨建網2013年4月26日訊 2012年10月,惠州大亞灣開發區引進了一名在新加坡留學歸國的劉洪均博士後研究員,他在大亞灣區科創園創辦了惠州市銀嘉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半年後,在新加坡政府舉行的 “世界水日”大型慶祝活動中,他帶來公司研發的產品,引起了包括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新聞通訊及藝術部部長雅國博士在內的官員、學者、市民的關注和嘖嘖稱奇:通過一支長約20厘米的便攜淨水吸管,竟然能將各種惡劣環境下的水變成可直接飲用的“純淨水”。
從開始創業,到產品走出國門得到好評,他僅僅用了半年時間。這成功的背後,與大亞灣對人才的優惠政策和政府營造的重視科技、人才的良好氛圍有著密切的關係。一方麵這些政策助推了他創業夢想的騰飛,同時企業的發展壯大又為我區的經濟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人才集聚效應凸顯,引才渠道多樣化
目前集聚在我區科創園的博士共11名,其中海外留學歸國發展的4名。對於在哪裏發展*好,劉洪均首先谘詢了同是在新加坡留學葉偉平師兄的意見。當得知葉偉平在大亞灣發展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對人才的厚愛後,2012年10月,他毅然將自己的“根據地”選擇在大亞灣區科創園,注冊成立了以“科技社企”模式運營的環保科技有限公司,主攻飲水健康與環境保護。大亞灣的引進人才模式已不單單依靠組織部門牽頭引進的方式,劉洪均博士選擇在大亞灣創業的事實凸顯了“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發展模式的可行性,突出了大亞灣“海納英才”的氣量和引進人才模式的多樣化。
執行優惠政策,解人才創業燃眉之急
劉洪均是80後博士,年輕的他想要創業麵臨的*大困難就是資金的問題。但是由於大亞灣對人才創業有力的扶持政策,區科創園為他的公司提供了“綠色通道”服務,前3年享受使用200平方米辦公場地的房租補貼,有效地解決了孵化企業辦公場地問題;他參與研究的“高效有機催化劑的納米固載化”項目獲得了20萬元的創新創業科研團隊扶持經費;同時市、區兩級每個月共給予2500的博士生活津貼都得到落實。“在大亞灣創業,我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良好的創業環境,還有人文關懷,大亞灣區政府主動幫助企業解決創業中遇到的難題。例如:區委組織部為了解決企業招聘困難,他們多方奔走,不辭辛苦的幫企業牽線搭橋,助力企業吸納優秀高端人才;區工貿局幫助企業診斷項目、推薦展會,幫助企業開展高科技項目的開展…”劉洪均說,這些舉措將讓他們減負前行,激勵著他們更好地走穩創業路。
加速產品孵化,海歸人才創業見成效
劉博士早在新加坡的時候就與他的團隊開發了世界領先的“納鍍抗菌陶瓷膜”核心淨水技術(美國專利申請:13/487,852)。他帶著這項技術回國創業,大亞灣科創園恰好給他提供了合適的平台。
大亞灣高效的政府辦事效率和對人才開通“綠色通道”服務,使劉博士從注冊企業到正常運作,從開發研究到產品成熟,隻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更為關鍵的是他的團隊堅持“攻克飲水難題”的信念,他的團隊在科創園日夜實驗,解決技術難關。現在他的團隊開發的“納鍍龍頭淨水器”、“納鍍家用淨水器救助型”已經實現了量產,能有效解決家用、偏遠地區、欠發達地區和在惡劣環境條件下的飲水問題。目前,他的團隊已與國際知名的非盈利組織Mercy Relief達成了協議,共同開發並實施社會救助項目,為解決世界飲水問題貢獻屬於“中國技術”的一份微薄之力。
正是惠州大亞灣良好的創業氛圍助推劉博士企業的迅速發展成熟,出現了海歸博士的產品得到新加坡總理好評的一幕。產品展出後,得到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等眾多參會經銷商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