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團島再生水處理廠超濾膜處理後中水流入千家萬戶
2014-04-14 19:46:08
admin
196
據半島網2014年2月27日訊 作為一個水資源並不豐富的城市,提高再生水(俗稱:中水)的利用率,是節約用水的一大途徑。2月26日,記者采訪獲悉,2014年,本市將大力推進再生水利用,研究製定再生水利用的鼓勵政策,擴大集中再生水供水管網覆蓋麵積。根據初步目標,將開工建設再生水廠3座,日增加再生水供水能力12.5萬立方米。26日上午,記者對全市首個用中水衝廁的居民小區海泊人家進行回訪,發現居民對中水非常認可,用中水衝廁所和用自來水相比,能省下一半水費,所以居民們堅持用中水已有9年。
用中水衝廁所,省一半水費
海泊人家小區,是一個建於2003年的居民小區,也是青島市第一個用中水衝廁的住宅區。在過去9年時間裏,中水成了居民家中的必需品。自2005年開始,經過鋪設單獨的管道,從水廠處理完畢的中水經過加壓,進入小區,替代了用自來水衝馬桶。
現在,這個小區還在用中水嗎?居民又有什麽感觸?2月26日上午,記者來到海泊人家小區回訪。當天天氣比較暖和,小區的廣場上有不少老年人和孩子在曬太陽。當記者問起中水的事情,大家表達了相同的看法,那就是省錢。“比用自來水衝廁所省下一半錢,”家住12號樓1單元的李大爺說,他2003年買了這裏的房子,作為全市首個試點居民區,李大爺對結果還是比較認可的。
“一直用中水衝馬桶,沒有覺得跟自來水有啥區別。”李大爺說。為了詳細了解中水衝廁的情況,記者跟隨李大爺來到他家中。在衛生間裏,李大爺先是帶記者看了水表,跟自來水表沒啥區別,也是通過數字計量水的用量。水表放置在專門的中水管道上,與自來水分離。
“現在馬桶裏就有中水,你沒聞著有啥異味吧?”李大爺問記者。“要說中水與自來水的不同,我覺得在顏色上可能有所差異,畢竟中水是汙水處理後再利用的水,看上去不像自來水那樣清澈,但對於衝馬桶來說,這不是什麽問題。”李大爺告訴記者,自從用上中水後,物業工作人員會定期上門收水費,“一般一個季度收一次,有時半年一交,一年算下來,衝廁所用花的錢不到100元,平均到每個月,還不到10元。”
李先生說,“自來水2.5元/立方米,而且還有二次供水費用,中水,每立方米才一元多點兒,能省一半水費。”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小區之所以能用這麽多年中水,主要還是因為大家認可。“如果用中水沒啥好處,誰還繼續用啊?正是因為有實在的好處,居民才持續用。”
在采訪時,居民對現在的中水供應情況提了意見,“有時候斷水,這是稍顯不足的地方,一年下來,估計得停個六七回。”居民李先生說,隻要保證中水正常供應,不影響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他相信中水會有很好的利用前景。“中水值得更多居民小區嚐試。”
有的小區已實現中水供熱
作為一個缺水的城市,在中水利用方麵島城一直非常重視。市節水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青島市再生水利用率已接近30%。尤其是在住宅區供熱方麵,中水已成為其中很重要的一種熱源。
記者采訪得知,目前,本市已有兩處中水源熱泵投入使用,分別位於聯城海岸錦城小區和麥島金岸小區。“隨著社會的發展,用清潔環保能源供熱是趨勢,中水作為再生水,被用到供熱工程中,這是既環保又節能的嚐試。”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除了這兩個大型住宅區用上了中水源熱泵,位於市南區的金茂灣小區也將加入這個行列,待中水源熱泵建成後,也將實現冬天供熱、夏天製冷的再生水循環利用係統。
這些中水的水質如何呢?記者采訪中了解到,這些中水經過嚴格處理後,方能被再次利用。當前青島的汙水排放已經達到一級A標準,而中水還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過濾、淨化。記者曾經在團島再生水處理廠進行采訪,隻見經過團島汙水處理廠處理的一部分達標水進入中水廠,準備“變身”。
處理廠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生物濾池裏沉澱著許多圓顆粒,那是濾料,能夠附著細菌,同時能分解水中的微生物,進行第一層過濾;之後水便流入超濾膜係統,80個罐狀處理器擺放在廠房裏,水流經過主管流入罐中,150微米口徑過濾後,除去懸浮物、病毒等,這時的水已經變成了中水;接著中水進入清水池,進行加氯消毒後進入加壓泵房,加壓後沿著管道流入千家萬戶。
中水利用率逐年提高
記者采訪了解到,近些年來市區陸續遷出大量工業型企業,它們是以往中水利用的大戶,這也影響了中水更大規模利用。因此,轉向生態供熱、河道景觀、園林綠化用途,是未來中水利用的主要方向。如環灣大道沿線東側,就建設了近20米寬的綠化帶,種植了鬆樹、白蠟、黃山欒等樹種。但這片綠化帶不用自來水澆灌,而是引入中水,每天的用水量約為1500噸,可以降低三分之二的用水成本。
為了提高中水的利用率,市節水辦也提出了一些要求,如:凡在城市再生水供水區域範圍內且再生水水質指標能夠滿足要求的景觀環境、園林綠化、廁所衝洗、道路清潔、車輛衝洗、建設施工等用水,應優先使用再生水,不得使用自來水。從中可以看出,本市在推廣利用中水方麵有很大決心。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在2010年之前,本市中水的利用率隻有10%左右,大量的中水產能被閑置。2011年,中水利用率開始上升,但也隻是剛到20%的門檻。到2013年底,中水利用率已接近30% 。整個“十二五”期間,本市將投資7.9億元,建設再生水管網125公裏,新增泵站供水能力22萬噸/日,使城市再生水利用率力爭達到60%。
今年將開建3座再生水廠
2月26日,記者從市市政公用局了解到,根據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2014年,本市將繼續推進再生水(即中水)的利用,研究製定再生水利用的鼓勵政策,擴大集中再生水供水管網覆蓋麵積,重點發展河道生態景觀、綠化和市政保潔、再生水源熱泵等項目。根據初步目標,年內將開工建設再生水廠3座,日增加再生水供水能力12.5萬立方米,城市再生水回用率提高至30%以上。
記者采訪得知,今年新建的中水廠中,有兩座分別在樓山河附近、李村河上遊,與要新建的汙水處理廠同期建設。據了解,中水廠投入使用後,將主要配合河道整治,為景觀用水提供支持。“從去年開始,便著手在李村河上遊鋪設10公裏的中水管線,一切完備後,中水將沿著管線流向上遊,再沿著上遊順勢而下,形成河道景觀。”據了解,除了海泊河、李村河,今年中水還將用作張村河的景觀用水。
近日,記者從市物價局采訪獲悉,“建立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價格製度”,已被列入該部門2014年的工作計劃。該部門今年將著手擬定本市包括水利工程供水、水資源費、自來水價格和汙水處理費等一攬子城市供水價格改革方案,建立居民生活用水階梯價格製度,非居民用水和特種用水超定額累進加價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