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製國標《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刪除純淨水pH值指標
2014-04-14 19:46:37
admin
235
據新快網2014年2月27日訊 在農夫山泉和京華時報掐架鬧得滿城風雨之後,《包裝飲用水》(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即國家標準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該《意見稿》有兩大看點,首先是“飲用礦物質水”名稱被叫停,其次是曾經困擾水企多時的“菌落總數”以及pH值指標被刪除。業內人士表示,國標出台將一統國內飲用水國標、地標長期並存的混亂局麵,有效規管各類飲用水。
添加礦物質應標示
記者注意到,在《意見稿》編製說明中特別提到,“對於僅在純淨水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的飲用水,考慮到‘礦物質水’名稱易使消費者誤認為該產品具有補充礦物質的營養功能,引起消費者的誤解。因此,本標準發布實施後,不得再使用‘飲用礦物質水’名稱”。
《意見稿》同時明確,“當產品添加礦物質進行調節口味,應在產品名稱鄰近位置標示如“添加礦物質用於調節口味”等類似字樣。
廣東省食品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汴生表示,這種做法是比較合適,天然礦泉水含有的礦物質是適合人體需求的,但礦物質水是添加礦物質,種類和級別上都與天然礦泉水有差別,而且成本較低,有的隻是為了改變口味而做的一些處理。
記者昨日走訪市場看到,包括可口可樂旗下的冰露、康師傅礦物質飲用水、屈臣氏礦物質水等品牌都是添加了氯化鉀、硫酸鎂兩種食品添加劑。如果《意見稿》獲通過,則這些水品牌可能不得不更名。對此,康師傅等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均表示,“我們還需要進一步了解才可以回複。”
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則表示,這個標準是由浙江省衛生監督所牽頭的,農夫山泉剛好沒有這款水,“這樣編製會不會考慮未來誰得益?”
刪除pH值、菌落總數指標
李汴生對記者表示,《意見稿》的規定均比較合理,細化和增加了對微生物以及汙染物限量的要求,更為科學化,“以菌落總數為例,以此來判斷水的汙染指標並不是十分科學,因為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細菌都跟人的健康沒有太大的關係,不同食品的菌落總數差異很大,因此不是一個準確的安全指標”。
其實,這也是水行業內困擾已久的問題,不少包裝飲用水都曾因“菌落總數”不達標上黑榜。記者看到,征求意見稿中刪除菌落總數、金黃色葡萄球菌、黴菌和酵母計數,新增銅綠假單胞菌、糞鏈球菌、產氣莢膜梭菌,同時保留了大腸菌群並刪除沙門氏菌及誌賀氏菌。李汴生表示,新增的如糞鏈球菌等,更準確地測定水到底有沒有超標,相對科學。
《意見稿》還刪除了pH值指標,“pH值基於健康的限值;這兩類指標對消費者健康無直接影響”,征求意見稿指。李汴生也表示,人體pH值與食物的pH值不能等同,不是吃下了堿性物質就會有堿性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