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讓汙水變廢為寶杭州深瑞水務向化工企業推出MBR技術

2014-04-15 16:22:09 admin 246
來源:《每日商報》記者 裘淨婧 / 時間:2014-2-21 8:21:33
  據杭報網2014年2月20日訊 對化工企業來說,如何處理汙水廢液一直是個難題,但眼下,杭州一家環保企業卻輕鬆解決了這個問題——他們提供的液體分離膜及相關技術(以下簡稱“MBR技術”),不僅能解決汙染,甚至能“變廢為寶”。這家企業就是杭州深瑞水務有限公司(簡稱:深瑞水務),據其負責人介紹,去年一家生產草甘膦的生化企業就用上了這個技術,使得他們在處理廢液的同時,每年節省了幾千萬元的開支。
  用新技術治廢
  化工企業一年節省幾千萬元
  深瑞水務董事長伍立波說,這家草甘膦生產企業每年的草甘膦總產能達9萬噸左右,年產值20多億元,但卻被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排不來、賣不掉的草甘膦母液困擾不已。
  草甘膦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除草劑,本身對人體有害。而草甘膦企業在生產草甘膦的同時,也需要處理大量廢液。這個廢液,主要是指草甘膦母液(草甘膦母液是生產草甘膦的副產品,含有1%的草甘膦成分)。
  在浙江,僅有兩家具有處理草甘膦母液資質的企業,但處理成本較高,大約3000元一噸。事實上,這家草甘膦生產企業也有自己研發的處理係統,但每噸的處理費用也要超過2800元。如果這家企業每天需要處理300噸左右的草甘膦母液,這也意味著每年要花費上億元。今年,這家企業“如何處理草甘膦母液”的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因為它和深瑞水務達成了合作,請後者用MBR和其他化工工藝嫁接的方法來處理工廠的廢液。
  伍立波學的是微生物及生物化學,創業前就職於國家海洋局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12年前,因為看中MBR技術在水處理方麵的應用前景,伍立波下了海。
  據伍立波介紹,與深瑞合作後,這家草甘膦生產企業隻要支付幾十元/噸的處理費用,就能解決廢液問題,這個費用,相當於以前花費的零頭。這樣一來,每年的治廢費用大大減少,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下來了,同時也節省了資源。
  還有環保公司立下“軍令狀”
  排汙不達標承擔全部罰款
  目前,化工類企業處理廢液主要依靠兩種方式——降解和焚燒。降解的價格比較便宜,但因為技術上有局限性,一些高濃度的廢液不好處理。焚燒的能耗很大,對設備的要求也比較高,所以價格很貴,大約為2000元/噸。
  化工類企業的廢液處理成本勢必轉嫁到草甘膦等產品的價格上。為了在產品銷售價格上具備優勢,一些化工企業以違規的方式處理廢液,造成環境汙染。對於社會上的一些做法,深瑞水務董事長伍立波並不理解,他說:“在我看來,廢液裏都是寶,隻要有適當的方法和技術,可以將其中的有效成分分離出來再銷售,何必偷排、偷放呢?”
  在伍立波看來,廢液就像是中藥藥渣,看起來好像沒什麽用,但藥渣隻要進行二次挑揀,還是能分離出很多有用的中草藥,廢液也是一樣。
  同樣以草甘膦為例,伍立波給記者做了個測算——目前市場上草甘膦價格為30000多元/噸,1噸草甘膦母液含有1%的草甘膦成分,相當於300元,另外還能分離出價值300元的其他磷酸鹽產品,也就是說,1噸草甘膦母液通過液體膜分離和其他化工技術,可以產生600元左右的效益,除去300元/噸的處理成本,每噸草甘膦母液還能產生300元的純利潤。以單家企業日排300噸廢液計,一年就能產生3000萬元左右的效益。
  眼下,裝置硬件的一次性投入需按廢液的日處理量來估算,一般在3000萬~4500萬元之間,算上每年折舊等成本,采用這類排汙技術的企業,一般能夠在三五年內收回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幫助企業減輕前期成本投入的壓力,伍立波提供的商業模式也比較靈活可變,對前期設備的投入,企業可以自己買單,也可以和深瑞水務共同投入。
  杭州銀江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同樣致力於水處理行業,這家公司的董事長葉偉武則介紹說:“目前,我們向客戶提供多種合作模式,比如,我們的一個新農村汙水處理項目,項目建成後的後期維護工作也由我們來承擔,我們甚至立下了‘軍令狀’,如果客戶未來在排汙方麵仍舊沒有達標,向監管部門繳納的罰款由我們承擔。”
  大部分企業老板都沒聽說過
  這種技術在國內用得不多
  不過,深瑞水務董事長伍立波也表示,因為這種技術在排汙企業中的普及程度不夠,所以目前用得不算多。
  “這些年,我們和大量的化工企業打交道,在我們介紹液體膜分離技術之前,這些企業老板基本沒有聽說過。”伍立波說。
  國信證券的數據也顯示,目前,膜法水資源技術在國內應用並不普遍,其中市政汙水應用占比1.52%,工業廢水占0.28%。
  “現在,國內城市一些新上馬的大型汙水處理項目大都采用MBR膜技術,但在化工企業中普及度不高。”浙江工業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張國亮說。
  “這個技術主要在歐美國家比較流行,國內企業的汙水治理方式,還是以傳統的生化處理方式為主。”旭化成分離膜裝置(杭州)公司的技術人員告訴記者。旭化成公司是一家專門研發銷售液體分離膜的日資公司,六七年前,這家公司剛剛入駐杭州時,國內的膜生產企業並不多,這兩年,同類企業才開始慢慢多了起來。
  “為什麽化工企業不願嚐試,說到底,還是費用問題。”張國亮說,“也有化工企業就這個技術來找我,但一聽到前期投入的費用較高,都打了退堂鼓。”
  目前,杭州有幾千家企業需要排汙,杭州市環保局會對這些企業的排汙權配額進行限定,廢水隻是通過加化學藥劑中和反應後沉澱,廢液經處理後達標排放。如果這些企業的排汙指標不夠用,可以通過相關平台購買排汙權。自從2009年杭州首次啟動排汙權交易以來,杭州市排汙權交易額目前已經超過7900萬元。
  可見,不少企業的排汙觀念仍舊很傳統,他們寧可每年花錢買排汙權,卻沒想過用另一種方法,更好地治汙治廢。
  “正因為前期投入的費用確實比較高,所以我們才會采取這種商業模式。”伍立波希望政府和更多的化工類企業能了解他們的技術。
  MBR技術成本十年降了80%
  未來或大規模普及
  MBR技術目前的普及程度不高。不過,銀江環保董事長葉偉武很看好這種技術的發展趨勢,他說:“現在,我們越來越多的新建項目已經在采用這種技術了。”究其原因,他認為,主要是因為近幾年成本下降得很快。“五年前,MBR技術的汙水處理成本是一到兩萬元/噸水,但現在價格已經下降到4000~5000元/噸的水平。因為這種膜材料和技術早年基本以進口為主,但現在國內企業的產量也上來了,技術上的提升也比較大,這使得膜材料有降價的空間。”
  “這十年,MBR技術成本下降了80%。”浙江工業大學海洋學院副院長張國亮說,“因為這些年技術上突破很快,現在僅在杭州,就有三四百家相關企業。”
  張國亮看好MBR技術在國內市場的應用前景:“MBR技術在發達國家已經成為主流,在德國,90%新增汙水處理項目用的都是這個技術。”
  而國信證券的數據也顯示,在“十二五”期間,汙水處理、給水淨化、海水淡化的膜市場規模分別為366億元、55億元、46.8億元,MBR技術應用空間很廣闊。
  不過,盡管MBR技術廣泛使用於各種汙水廢液治理領域,但並不是每一種汙水或廢液都有可以循環利用的物質。“生活汙水和醫院汙水等就不行。”伍立波說。
  哪些行業產生的廢液具有回收再利用價值?伍立波說:“比如不少化工廠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液就具備這個條件,用這種技術也更劃算。另外,生物公司、製藥公司產生的一些廢液,也屬於這個範疇。”
  比如生產氨基酸產品的生物公司,在生產過程中也會造成汙染。“這個汙染物,主要是氨和氮。但是,通過液體膜分離技術,就可以分離出氨基酸和其它的有效成分。所以對這些企業來說,采用MBR技術產生的效益更大。”伍立波介紹說。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千億體育官方一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