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一步滲透汽化膜分離煉製燃料丁醇新工藝已經成型

2014-04-16 19:03:19 admin 363
來源:《中國化工報》 王雲立 / 時間:2012-10-19 14:52:45
  據中化新網2012年10月19日訊 *有效的“太陽能轉換器”——甜高粱有望成為生物質能源的豐富來源。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化工大學教授譚天偉在上周召開的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第九屆學術會議上表示,甜高粱的光合作用效率是大豆、玉米、甜菜和小麥的2~3倍,通過甜高粱全利用可以生產燃料乙醇、丁醇及木塑複合材料。目前,甜高粱成套生物煉製新工藝已經成型。
  據譚天偉教授介紹,他們承擔的甜高粱全利用研究課題,通過對甜高粱莖杆進行壓榨,汁液利用新型固定化酵母連續發酵法生產燃料乙醇;壓榨後的殘渣經稀乙酸預處理水解半纖維素,水解液發酵分離耦合後生產丁醇;將水解殘渣與回收塑料共混造粒,應用注塑、擠出等方法製造木塑複合材料,形成甜高粱成套生物煉製工藝。其中,燃料乙醇發酵濃度達到141.3克/升,燃料丁醇通過一步滲透汽化膜分離後丁醇濃度達到260克/升,木塑複合材料甜高粱添加量在50%以上。
  譚天偉教授表示,新工藝的關鍵創新點主要為:在生產燃料乙醇環節,他們用榨汁後殘餘的甜高粱莖杆渣作為酵母細胞固定化的載體,使發酵效率提高了2~3倍。在建立起固定化發酵工藝後,又通過對發酵培養基的優化,以初糖300克/升的濃縮甜高粱莖幹汁進行固定化酵母細胞的發酵,5升發酵體係的乙醇濃度可達141.3克/升,乙醇得率為0.49克/克。
  在甜高粱渣生產燃料丁醇環節,為避免廣為使用的稀硫酸水解法帶來的水解液酸度大、中和無機鹽離子濃度高的不利影響,他們利用乙酸作為媒介進行甜高粱渣的水解,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脫毒,經過脫毒的水解液即可用於燃料丁醇的發酵。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