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華集團大港電廠成功應用海水淡化效益環保上求雙贏
2014-04-17 16:06:42
admin
199
據人民網天津視窗2014年2月7日訊 海水淡化,簡單地說就是通過高溫、蒸餾、反滲透等工序,把普通海水變成淡水的過程。在我國,淡化水廣泛應用於沿海地區電力、石化、鋼鐵等高耗水行業及海島生產生活用水。近日,國家海洋局發布《2012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報告指出,截至2012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5個,其中*大的海水淡化工程規模達到日產20萬噸。
海水如何變成淡化水?
天津是一座海濱城市,卻也“渴”得厲害,人均淡水占有量僅約160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15。在天津濱海新區南部的大港,海水淡化工程在上世紀80年代末便已開始啟動。
據介紹,目前國際通行的海水淡化主要技術有蒸餾法和膜法兩種。神華集團大港電廠采取的就是蒸餾法技術,電廠化學車間主任馬凱東是海水淡化的“大掌門”,每天數千噸的海水流經馬凱東管理的車間後分別進入發電鍋爐和食品廠車間。
神華集團大港電廠是一個總裝機容量1314兆瓦的大型火力發電廠,同時也是一個工業用水大戶,在海水淡化方麵曾創造國內的多個第一:1988年引進國內第一套大型閃蒸海水淡化設施;2000年興建了國內第一家現代化海水淡化飲料生產基地;2002年在我國第一次把海水淡化管道引入居民住戶。
目前,大港電廠兩台生產能力為每台3000噸/日的閃蒸海水淡化設施,主要用於電力生產中的鍋爐供水和脫硫用水。走進化學車間,爬上高高的鐵梯,眼前來來回回的蒸餾容器讓人眼花繚亂。“這套海水淡化係統由39級閃蒸器組成。”馬凱東介紹,“所謂閃蒸,就是把海水加熱到一定溫度後引入容器,在部分海水迅速汽化的同時降低溫度,將蒸汽冷凝成為淡水。多級閃蒸法就是讓熱海水經過多個溫度、壓力逐級降低的閃蒸室,多次蒸發冷凝而生產淡水”。
2001年10月,電廠投資組建了當時華北地區*大的海水淡化民用水生產廠——海得潤滋食品有限公司,先後開發了由淡化海水製成的純淨水、礦化水等係列產品,並為醫院、食品加工企業和電子生產廠家提供高純度淡水。在公司車間,記者看到經過淨化處理的淡化水根據品類進行分裝、灌裝。質量經理王剛介紹,淡化水從電廠的化學車間被輸送到這裏後,還要經過多介質過濾、活性炭過濾、兩級反滲透過濾等環節,去除雜質異味,確保飲用安全。
330毫升的瓶裝淡化水僅售1元
目前,天津已形成日產超30萬噸淡化海水的產業規模,但也有運營海水淡化設備的企業此前表示,由於淡化海水成本偏高,加之客戶需求量明顯不足,部分海水淡化產能長期閑置,而大港電廠的海水淡化也麵臨這一問題。
“淡化水其實既能算經濟賬,還能算環境賬。”有業內人士表示,淡化海水可以有效緩解淡水資源緊缺的狀況,緩解沿海地區因過度開采地下水造成的地麵沉降和土地鹽堿化,“這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大港電廠曾經初步核算淡化水的成本, “比起地下水,淡化水雖說貴了一點,但是加上打井、設備維護的錢,也差不了多少”。而記者了解到,海得潤滋水廠的桶裝水*便宜的12元一桶,330毫升瓶裝水在超市賣1元一瓶,企業目前也實現了盈利。“如果依靠電廠這樣的用水大戶,讓淡化水的生產實現規模效應,同時給予合理補貼,淡化水廣泛使用是完全可行的。”該業內人士說。
淡化水的水質怎麽樣?記者注意到一個細節,在化學車間操控室裏養著幾條淡水觀賞魚。“它們就能養在淡化海水裏。”馬凱東介紹。而在生活區,居民每天的日常用水也是淡化海水。“沒什麽特別的,用它養花養草也挺好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
同時,在目前技術已經相對成熟的條件下,淡化水在應用上也有自身優勢。現在,水廠每年要為醫院、實驗室和電子廠提供上萬噸符合標準的高純度純淨水,水質指標達到了醫用蒸餾水的標準。“就好比我們日常的飲用水含有的礦物質越少,壺上越不容易生水鏽,用了脫鹽後的淡化水,發電鍋爐也不容易結垢。”馬凱東說得更直白,而經過多次脫鹽後剩餘的海水“一碗海水半碗鹽”,由於其鹽度相當高,作為製鹽原料乃至提取鉀、溴、鎂等礦物質的原料都非常適宜,“僅僅曬鹽場的土地就能節約出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