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西湧片區擬建31座小型處理設施或將采用MBR工藝
2014-04-17 16:06:51
admin
323
據深圳新聞網2014年1月24日訊 大鵬新區東、西湧因基礎設施落後、汙水收集處理係統尚未建立等因素,造成沿海灘分布的酒店、餐館及轄區居民所產生的汙水直接流入大鵬灣海域,汙染了片區水環境。市人大代表鄭學定、吳建榮、遊忠惠呼籲加快東西湧汙水處理,讓大鵬新區真正實現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潔淨,成為市民遊玩的好去處。
鄭學定等代表建議,市政府將東、西湧汙水收集處理係統建設盡快納入市政府投資立項,加大資金扶持力度,保證汙水處理係統建設順利開展。
鄭學定等代表認為,近年來,東、西湧片區每年接待遊客約230萬人次,隨著遊客數量增加及開發範圍擴大,片區汙水處理排放負荷與日俱增。據遠期預測,東湧日均汙水量為0.3萬立方米,西湧日均汙水量為1萬立方米。目前,東湧片區即將開展市重點工程東湧水庫搬遷安置項目及“一戶一棟”未建房戶上樓統建項目,住宅麵積達8萬平方米,高密度集中居住必然導致汙水集中排放,將嚴重影響東湧河及海濱浴場環境,因此,解決片區汙水收集處理問題迫在眉睫。
目前,東湧汙水收集處理係統由汙水處理設施和雨、汙水管網組成,汙水和雨水管網一次性建成,汙水處理設施采取分期建設,近期規模3000立方米/日,遠期規模5000立方米/日,汙水處理設施用地為臨時用地,工程總投資8561萬元。該項工作已完成項目建議書的編製,建設方案已征求規劃部門的同意,市水務局已向市發改委申請立項,處理設施的後期運營也將由市水務局予以統籌管理。
鄭學定說,當前西湧汙水收集處理係統詳細規劃未出台,原有規劃將東湧汙水通過隧道輸送到西湧統一處理,工程實施起來難度大、費用高。經過有關部門多次討論研究,西湧片區采用近期分散試處理,遠期統一收集處理的模式,擬建31座小型處理設施,采用國內先進的MBR工藝或其他工藝,其中建設20座設施對各居民小組的汙水采用分散收集、分散處理,再通過濕地進一步淨化後排放海灣,該項目投資估算為2800萬元;另外建設11座設施對沙灘汙水進行處理,投資估算為1457萬元;31座處理設施的建設共需投資4257萬元。目前,設計單位已完成項目建議書的編製工作,並進一步優化。
鄭學定等代表建議,市各相關部門加強溝通合作,協調推進各項工作開展,保證盡早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