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能源企業正在研究鹽水與淡水之間膜的滲透能發電
據MSN中國網2011年5月30日訊 紅杉將水分吸收至90米高的樹頂處,如果能利用類似的方式發電,那這能源真是再綠色不過了!挪威國營能源公司Statkraft的Stein Erik Skilhagen正在研究如何利用類似原理——通過半滲透膜輸送水分過程——產生的“滲透能”。他關注的焦點在於世界各處都隨時發生的鹽水和淡水滲透現象:當含水量較少的鹽水與淡水接觸時就能獲取這種滲透能,也被稱為鹽度差能。這種無碳排放的能量或許有朝一日將能代替化石燃料的地位,而且比起風能和太陽能,可以晝夜工作發電。Skilhagen估計未來滲透能每年將可發電1700萬億千瓦時,約可滿足半個歐洲需求。
Skilhagen 2009年11月在挪威Tofte河上建成了一部原型機,雖然現在在鹽淡水交匯處的半滲透膜每平米發電不到1瓦,離他所稱“劃算”的5瓦還差著4瓦。Skilhagen改善了半透膜技術,已將輸出提高3倍,但還達不到其要求。他正在研究更新的膜技術。Skilhagen希望能在2015年實現“滲透能”商業化運用。目前一個瓶頸在於半透膜生產廠商太少,隻有德國和美國的少數機構能夠提供。
此外,NASA在關注半滲透膜在航天器中的應用如水處理之外,也開始關注其發電功能,並高度評價Skilhagen的工作,稱其改變了“遊戲規則”。日本Kyowakiden工業公司與東京工業大學、長崎大學正聯合開發新的半透膜,加拿大一些機構也有所興趣。Skilhagen預測2030年世界將建成30座滲透能發電站。
“滲透能”如何發電:
1.鹽水在一個小室,淡水在另一個小室
2.通過半透膜,鹽水分子將淡水拉了過來,這增強了鹽水一方的壓力
3.壓力增強後,力作用在水上,推動渦輪機
4.旋轉的渦輪機產生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