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水務朱勇軍:中國環保市場民營企業也有成長空間

2014-05-12 18:44:43 admin 224
來源:《中國環境報》記者 陳湘靜 / 時間:2013-11-4 11:54:58
  據中國環境網2013年11月4日訊 環保產業是朝陽產業,中國環保市場空間廣闊……近年來,這樣充滿“正能量”的判斷似乎為我們描繪了關於產業發展的美好圖景。但是身在其中的企業特別是民營環保企業能從中獲益多少,卻是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命題。
  就水處理行業而言,一方麵,依賴水價的業務模式導致行業利潤常年在低位徘徊,另一方麵,新建項目已然“僧多粥少”,且資本、資源占盡優勢的國有企業正加速全國布局,在既有市場上重新劃分勢力範圍,民營環保企業似乎已在“夾縫”中。
  對於行業內飽受詬病“國進民退”,國中水務董事長朱勇軍沒有加入“聲討”,他認為,無論國企和民企,都在這個行業擁有自己的生存空間,也各自有優勢和劣勢。當下更為緊迫的命題是,民營環保企業如何找到未來成長空間和實現路徑。
  主要收入、利潤來源基本上是水費,這種業務模式不僅不值得從業者自我誇耀,而且還有著相當大的風險
  記者*近采訪了朱勇軍。他開門見山:“我認為國中水務現在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環保企業,還沒上升到這個高度。”
  他解釋說,企業的主要收入、利潤來源基本上是水費,這種業務模式無法形成公司的內在價值。“處理1噸水,耗多少電、藥劑、人工,進水出水多少,政府給多少水費,一個計算器就能算出來,隻要有錢,誰都可以做。”
  朱勇軍認為一個本質上“收水費”的企業,體現不出其商業價值更遑論社會價值。“現在的市場競爭,不是拚技術、商業模式和市場開發能力,很多時候是要靠和某一個地方當屆政府的關係,這是過去這十幾年來我作為市場參與者的體會。”
  在朱勇軍看來,這種業務模式不僅不值得從業者自我誇耀,而且還有著相當大的風險:
  其一,很多水務企業的利潤乃至生存都依賴地方水價,但其與地方政府在協議調價過程中,卻無一例外缺乏足夠的博弈能力和籌碼。“雖然與政府合同中有調價機製的條款,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在水價不足的情況下,有不少企業出現處理水量在增長但效益增長緩慢甚至不增長,個別還出現下降。”
  其二,城市水務行業的未來不明朗。朱勇軍說,盡管我國市政公用事業市場化改革多年,但基本上采用的是BOT、TOT模式,隻是經營權的出讓。據他了解,全國水務資產真正市場化的恐怕還不足20%。
  朱勇軍表示,從全球角度,除了法國等少數國家外,多數國家的市政公用事業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市場化。有些在市場化一段時間後也都由政府陸續收回資產。而美、日等國則將城市供水、汙水處理界定為政府職能,市場化程度很低。“我國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出於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需求的考慮,大量引入社會資本。但我個人認為,在水務領域,將來還可能會效仿美、日,回歸政府職能。”
  那麽,民營水務企業的出路到底在哪裏?“從過去依靠擴大規模、提高水價維持利潤的增長模式,*終實現資產+技術+增值服務的業務模式。不再是個收水費的公司,而是要通過在水處理領域上下遊的嚐試,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環保企業。”朱勇軍說。
  農村供排水技術要實現商業應用,需要解決的是一攬子問題。而誰能掌握經濟適用的技術就會在農村水處理市場的競爭中搶得先機
  與城市已經工業化的供水和汙水處理而言,農村的供排水還好似蠻荒之地,而隨著農村飲水安全、環境整治的推進,這些治理上的空白都被看做是未來巨大的商業機會。近年來,北控、桑德、金達萊等水務集團紛紛推進其“下鄉進村”的技術、產業谈球吧登录入口。
  和許多水務企業老總一樣,朱勇軍相信,如果能參與到農村供排水市場,將既是企業商業價值也是社會價值的體現。但事實上,這個對技術和商業模式需求與城市存在較大差異的市場,卻不能僅憑勇氣和資本就可以拿下。
  規模小、布局分散、水質水量變化大、地區差異大、經濟和管理水平低、支付能力差……農村供排水技術要實現商業應用,需要解決的是一攬子問題。而誰能掌握經濟適用的技術就會在農村水處理市場的競爭中搶得先機。
  盡管將公司未來發展重心確定為農村市場,但朱勇軍也承認目前困難很大,急需在技術上做好儲備工作。為此,他們已經與歐洲相關技術公司開始了接觸、合作準備工作。記者了解到,國中水務近期發布公告,分別與丹麥和瑞典的環保技術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計劃采取成立合資公司的方式,介入正滲透膜及其產業化應用等技術領域。
  “目前這些項目還沒有簽訂法律文書,但方向已經確定。”朱勇軍透露,瑞典公司在其淨化係統中采用了一種天然沸石,對汙水具有較強的淨化能力,經過集成到一定的技術單元,可以較好地應用於農村供水係統。“我們已經采購樣機進行測試,即將運往湘潭和涿州的測試場地進行試驗。”
  他特別提及丹麥公司的正滲透膜研發。“與目前流行的反滲透膜相比,正滲透膜技術能耗可以減少一半以上,將帶來相關水處理成本的顯著降低,我們認為這一前沿技術是未來重要的發展方向。”
  收購、並購行為的活躍被認為是產業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但這並非“大佬”的特權,在融資通道上較為便利的民營企業特別是上市企業同樣可以選擇這樣的成長路徑
  國中水務一度成為業內熱議的焦點,源於其對垃圾滲濾液處理企業“天地人”的收購。今年8月25日,國中水務發布公告,稱其通過增發獲得募集資金淨額12.15億元,並已完成對北京天地人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及增資5000萬元事項,天地人成為國中水務的全資子公司。
  收購、並購行為的活躍被認為是產業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近年來,環保產業內實力企業紛紛以此為擴張的手段。但這並非“大佬”的特權,在融資通道上較為便利的民營企業特別是上市企業同樣可以選擇這樣的成長路徑。
  朱勇軍說,就水務領域而言,現在新建項目的機會已經非常稀少,地級市以上已經沒有空白點。如果要在行業內擴大規模和影響力,恐怕還更多要倚重收購。“就是要投資項目或者是有技術、市場優勢的企業。  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環保行業並不缺少這樣的機會。而如何做成劃算的買賣、選擇合適的企業、項目?則需要在谈球吧登录入口中不斷摸索。
  據朱勇軍透露,國中水務剛剛完成收購兩家國內的汙水處理企業,且已經與國外企業、銀行接觸,研究以小吃大、海外並購的可能性。“目前在接觸一家西班牙水務公司,規模比我們大。但我認為,隻要並購方案成熟合理,融資甚至是海外融資並不困難。一旦條件成熟,我們有信心完成‘蛇吞象’。”
  但他同時表示,民營企業進行收購,需量力而行。不僅要考慮財力,也要考慮收購後雙方業務、團隊甚至是文化能否順利融合。
網站地圖k8凱發體育appk8凱發體育app下載凱發k8體育APP凱發k8娛樂官網app下載體育凱發k8體育APP官方網站下載球盟會APP手機登錄球盟會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