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珍視人力資本放眼全亞洲不放過一個潛在的人才
2014-05-12 18:44:43
admin
278
據鳳凰網2009年10月20日訊 王蓉,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膜技術中心副主任,這位溫文爾雅的女士已經在新加坡工作生活了10多年,她的普通話仍然很標準,她的英語也很有新加坡味道。
她所研究的領域膜技術是水處理的尖端科學,簡單來說就是製造出各種各樣的膜,放置在汙水中達到淨化水的目的,當然如果要王蓉博士來向你解釋,可以說上三天三夜。從中國到新加坡,王蓉說,她找到了適合自己發展的土壤。
和王蓉一起在膜技術中心工作的主任Fane是該技術領域全球頂尖科學家,每個月,他都會不辭辛勞地往返於新加坡和美國之間。
新加坡為何擁有這樣的魅力,讓東方人和西方人都在這裏工作、生活,成為新加坡人?在日前新加坡人力資本峰會上,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從國家戰略的高度解開這一謎團。
“企業需要人才,國家也需要人才,對於新加坡這樣的小國而言,獲得和培育人才是我們生存的關鍵。我們什麽都沒有,隻能依靠人的智慧與努力來建設我們的經濟和社會。”李顯龍說。
“聯係新加坡”聯盟主要是吸引符合新加坡產業升級的生物醫藥、新能源等新興行業的人才,因為這些行業在新加坡發展時間較短,人才培育趕不上其發展速度。
除了吸引新加坡需要的人才來到當地,對現有人才的培訓則是新加坡一直以來的長項。
金融危機爆發之後,新加坡迅速推出的“技能提升和應變計劃”,是一項幫助本地公司為本地員工提供技能訓練和技能提升培訓的計劃,在這一計劃中,新加坡政府對於相關費用的補貼從此前的80%提升到了90%。
也就是說,員工隻要願意接受培訓,自己幾乎不需要支付太多費用,何樂而不為?
從“技能提升和應變計劃”2008年12月推出以後到今年7月,已經有12.45萬人報名參加各類培訓課程,近2000家公司參與其中。這一數據來自新加坡人力部與勞動力發展局。
隻有擁有更多的人才,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才會堅定地把公司亞太區的運營中心選在新加坡,越來越多的新興產業的公司才會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作為新加坡領導計劃的先鋒,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正在緯壹科技城建設網絡與知識學院(LINK)。在這裏,新加坡吸引眾多的商學院、企業大學等一起來培養高端管理人才,LINK中的“新加坡商業領袖”的課程就是其中的典型培養模式。
“新加坡處於亞洲的交叉口,我們培養人力資本的目標不應僅僅限於新加坡,而應放眼全亞洲。”李顯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