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兩河”整治大規模實施汙水深度膜處理不太現實
2014-05-12 18:45:44
admin
365
據深圳新聞網2013年10月30日訊 淡水河、石馬河汙染整治,事關東江水質保護和粵港4000多萬人的飲水安全。10月30日下午,省人大常委會關於加強淡水河、石馬河(以下簡稱“兩河”)流域汙染整治決議執行情況專題調研匯報會在東莞市塘廈鎮政府召開。據悉,為了治理兩河流域的汙染,深圳今年投入了20.6億元,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全河段平均綜合汙染指數有了明顯下降。但兩河流域整治工作距離階段性目標仍有較大差距。支流整治,支管網建設、雨汙分流仍是兩河治理的3塊硬骨頭。
石馬河、淡水河流經深、莞、惠三地。兩河汙染整治事關東江水質保護和粵港4000多萬人的飲水安全。深圳位居兩河上遊,其中龍崗河、坪山河匯入淡水河流域,觀瀾河匯入石馬河流域。
2008年以來,省人大常委會相繼將淡水河和石馬河汙染整治建議作為重點建議,由省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親自督辦。
據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許重光介紹,深圳今年在兩河流域汙水管網建設、支流綜合整治、汙水深度處理等工程上投入已達20.6億元。今年1~10月份,龍崗河、坪山河、觀瀾河全河段平均綜合汙染指數比去年同期分別下降41.8%、46.8%、25.6%。
許重光表示,深圳淡水河、石馬河流域汙染整治已進入攻堅階段,兩河治汙的重點也是難點,主要體現在支流整治,支管網建設、雨汙分流三個方麵,由於支流整治、支管網建設投資大、拆遷難,雨汙分流涉及千家萬戶的排水管網接駁,推進難度很大。
此外,在他看來,深圳“兩河”流域均為雨源型河流,缺乏生態基流,即使實現流域內汙水全收集、全處理,且所有汙水處理廠出水均達到一級A類標準,交接斷麵水質指標也難以全部達V類。2015年要基本達到IV類水指標的預期目標,必須所有汙水處理廠都進行深度處理(納濾等膜處理),而深度處理投資大,運行成本高,全流域大規模實施不太現實。
據省環保廳副廳長陳光榮介紹,今年來,兩河流域共淘汰重汙染企業143家,否決不符合環保要求的項目578項。目前,兩河水質距離中遠期目標仍有不小的差距。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小川指出,兩河流域內解決社會的高速發展給整治帶來持續壓力,河流自身“微容量、重負荷”的局麵短期難以根本解決,因此,“兩河”整治的問題絲毫不能放鬆,繼續關停重汙染企業,建立健全兩河整治的長效機製,實現整治目標後,還要考慮完成一係列的配套建設,以保證水體質量不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