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立衝溝垃圾滲濾液項目試運行一月黑臭汙水變清流
2014-05-12 18:45:46
admin
138
據廣西新聞網2013年10月30日訊 黑臭粘稠的垃圾滲濾液汙水經過一係列“魔術”般的變化,*後變成了清澈透亮的水流——作為柳州市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的重點工程,立衝溝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廠改造工程,曆時一年終於完工,進入試運行已經一個多月。昨日上午,記者到改造工程現場溯源,親眼見證了黑臭汙水的“華麗轉身”。
這麽清的水是垃圾水變的?
第一站標準化排放口,是經過處理的垃圾汙水直排柳江河的地方。走近白色瓷磚砌成的小池子,一股清澈透明的水流正嘩嘩地往外排,令人十分意外。
“處理後的水各項數據都嚴格達標,理論上還可以喝。”負責該工程的鄭州一家公司副總經理吳聰笑眯眯地說,前提是喝水的人不知道這是垃圾水處理後的,否則心理上難以接受。
如果不是親眼見到,這麽清澈透明的水,真的難以和黑臭的垃圾滲濾液聯係到一起。記者伸手入池試水,感覺水溫有30多攝氏度,聞起來沒有任何異味。在水池正對麵,一台監控設備正“注視”著排放情況,據悉這是柳州市環保部門的實時監控攝像頭。
據悉,改造工程從設計、工藝到配套設施設備,都嚴格按2008年的新國標要求建造。黑臭而粘稠的垃圾滲濾液汙水,經過抑氧菌等生化分解後,先後進入超濾、納濾、反滲透三個階段的過濾,*終成為清水。而舊工藝隻有納濾係統,處理後水還帶著棕色。
三重過濾設備都各有分工
在第二站滲濾液處理車間,三個流程的過濾係統都通過按鈕控製運轉,車間內也沒有異味。據介紹,第一重超濾係統,是將汙水中的活性汙泥、懸浮物等分離出來,分離後的水呈棕褐色。分理出的活性汙泥和懸浮物,又返回生化分解池重複利用。
第二重納濾係統,是將汙水中的大分子有機物如農藥、DDT等去掉同時脫色,打開處理後汙水龍頭,水的顏色已經基本恢複無色。而脫離出來的大分子有機物,形成濃縮液泵回垃圾填埋場,留在固體垃圾裏。
第三重反滲濾係統,是將汙水中的硫酸鹽、硝酸鹽等脫掉,處理後清水可直接排放入柳江河;分離出來的鹽分濃縮液,同樣是泵回到垃圾填埋場,留在固體垃圾裏。而這個反滲漏係統的處理工藝,與目前國內一些大品牌的純淨水生產廠家的過濾設備有得一比。
可日處理600噸垃圾汙水
在第三站生化係統水池內,黃褐色的汙水被不斷攪拌著,發出聲響。黑臭粘稠的垃圾源水,經過活性汙泥內菌群的消化,已經沒有惡臭味,水質也不再粘稠。據悉,該工程日處理垃圾滲濾液能力為600噸,目前每天處理量大約在450噸。
吳聰介紹,如果下雨的話,垃圾滲濾液的量會超過600噸/日,不下雨就低於600噸/日。為此,汙水接收源頭還建立了4.5萬立方米的大調節池,能保證暫時處理不了的汙水不會流到其他地方去。
資料顯示,立衝溝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滲濾液已達到13萬噸/年,且還在上升,原有的滲濾液處理係統“不堪重負”,滲濾水質中的氨氮指標逐年升高。柳州市環衛處有關負責人介紹,立衝溝填埋場滲濾液處理廠改造工程運行後,將化解這一環境壓力。
記者還了解到,該工程采用BT(建設-移交)模式建設,試運營結束後,如果一年內運營沒有問題,將由柳州市政府回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