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底前株洲市汙水處理廠將要全部完成“升級”
2014-05-15 19:28:19
admin
253
據株洲網2013年9月18日訊 近日,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意見》指出,到2015年,全國所有設市城市要實現汙水集中處理,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85%,汙水處理設施中水(再生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那麽,株洲目前的情況如何,能夠在2015年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嗎?
現狀:現有處理廠還不能完全消化城區所有汙水
目前,我市有5個汙水處理廠,分別是龍泉汙水處理廠、霞灣汙水處理廠、河西首創汙水處理廠、董家塅汙水處理廠和清水塘重金屬汙水處理廠。這5個汙水處理廠設計日均處理能力為32.2萬噸。
“目前我市汙水處理率已經達到了87%。”市住建局排水辦主任張峰告訴記者,市區每天產生的汙水量大概是自來水公司售水量的80%,汙水量在40萬噸以上現有的汙水處理廠還不能完全消化城區所有的汙水。
而在汙水處理設施中水利用率方麵,目前株洲的利用率隻有10%。“現在具備再生水利用能力的隻有龍泉汙水處理廠和河西首創汙水處理廠,這兩個汙水處理廠處理後的水達到了國家《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B標,目前供東湖公園和栗雨湖使用,但由於水體富營養高,容易滋生藻類,也還不適合大範圍使用。”張峰說。
2015年:處理率達90%以上,產出的中水可養魚灌溉
記者了解到,目前,白石港水質淨化中心一期工程正在建設中,預計年底前能投入使用,日汙水處理能力8萬噸。另外,龍泉汙水處理廠三期工程也將在明年投入使用,日汙水處理能力達10萬噸。“到明年,市區汙水處理廠日均處理能力將達到50萬噸以上,所以到2015年,汙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沒有問題。”張峰說。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設計要求,白石港水質淨化中心出水水質將達到國家《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標,是當前我國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的*高標準。“1級A標準,通俗來說,就是相當於飲用水了,不僅可以用來綠化灌溉,還能養魚,或者作為小區景觀用水。”
而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到2014年,長株潭三地汙水處理廠要全部完成提質改造,目前株洲也正在著手此方麵的工作。“也就是說,到明年底,全市所有汙水處理廠的出水水質標準都將達到1級A標。到2015年,汙水處理設施中水利用率可以達到20%以上的要求。”
2015年我市一天產生中水可滿足天元區3個月的綠化灌溉
張峰透露,在我市所有汙水處理廠完成提質改造後,都將設計中水回用係統。“到2015年,我市汙水處理設施中水利用率達到20%以上,意味著每天可產生10萬噸的再生水,可以用來綠化灌溉、道路衝洗等。”張峰說。
10萬噸的中水,是一個什麽樣概念?
昨日,記者從天元區綠化辦獲悉,在今年夏季高溫天,該區180萬平方米的綠地每天需“喝”水900噸。那麽,到2015年,我市一天產生的中水便可滿足該區3個月的綠化灌溉用水。
除此之外,其中的經濟效益也驚人。目前,龍泉汙水處理廠供應到東湖公園的中水隻需對方繳納0.2元/噸的電費,而天元區用的自來水則需1元或1.5元每噸。如果全部使用中水灌溉綠地,一個夏季,光天元區就可節省8萬元至1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