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河湧治理汙水處理佳利達掘金環保發現事業新藍海
2014-05-15 19:28:23
admin
219
據南網2013年9月29日訊 佛山市三水佳利達紡織染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姚穎,玩環保玩上癮了。不論是麵對合作商,還是麵對筆者,談及環保新事業的他,往往眉飛色舞,而傳統的紡織領域,他漸少提及。
實際上,從他2006年出資建設三水大塘工業園汙水處理廠、自來水廠和熱電廠開始,統一汙水處理、統一熱電供應,就讓他從工業園區循環經濟模式中看到了未來的商機和發展的前景。作為大塘循環工業園的環保經營商,姚穎認為,傳統企業的發展也可以做到經濟效益與環保效益兼顧。
“沒有汙染的企業,隻有汙染的觀念。”傳統紡企身兼環保先鋒後,姚穎又將目光瞄準了河湧治理與汙泥處理。河湧治理與汙泥處理一直被認為是環保領域的老大難問題,但姚穎卻相當自信。“烏黑發臭的工業廢水,我們都能處理到比純淨水還幹淨,將這些技術運用在河湧治理上肯定沒問題。”而對於汙泥治理,佳利達也早已在園區進行了先行的探索與嚐試。
從納稅2500萬元增至5000萬元,三水佳利達紡織染有限公司僅用了1年時間;從“雙高”(高耗能、高汙染)企業升級轉型“環保經營商”,佳利達也隻用了7年。姚穎透露,佳利達目前正在進行股份製改革,將計劃上市。
掘金環保,傳統紡企佳利達無疑發現了事業的新藍海。
大塘工業園區汙水處理廠反滲透膜組
在大塘汙水處理廠廠房內的白色大機器旁,佳利達紡織染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張良軍拿著礦泉水瓶擰開開關,流出的水十分清澈,隨後就在筆者麵前將礦泉水瓶中的水一飲而盡,而這些水原本是園區200多家企業排出的烏黑發臭的工業汙水。大塘工業園是廣東省可持續發展園區。集中汙水處理、集中供熱的循環經濟模式讓這個小小園區大放異彩,而負責這些投資、建設和運營的卻是一家原本以紡織為主的企業——佳利達。
就是這個140畝的汙水處理廠,全麵接納了大塘工業園區內所有紡織企業的工業廢水。佳利達紡織染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張良軍告訴筆者,整個大塘工業園已有企業200多家,但每天的汙水排放量不超過3.6萬噸。
“廢水經中水回用工程深加工處理後,可回用於印染企業漂染工序,有效控製汙染物排放總量的同時,實現了水資源的重複利用。”在廠房內的白色大機器旁,張良軍拿著礦泉水瓶擰開開關,流出的水十分清澈,隨後就在筆者麵前將礦泉水瓶中的水一飲而盡。“這個水就是你剛剛看到的黑色汙水經過中水回用係統處理的。”張良軍介紹,在經過中水回用係統之後,水體中所有的成分都將被過濾,可以直接飲用。“隻是裏麵的礦物質也沒有了,比純淨水還純淨。”
有關中水回用的成本,他算了一筆賬,“臭氧處理1噸水的成本是5到6角,反滲透處理則要花費1到1.3元,加起來我們的處理成本目前略低於自來水的銷售價格。”
*近,姚穎又開始了新的環保探索。河湧治理與汙泥處理將成為佳利達新的涉足領域。在姚穎看來,掘金環保無疑為企業帶來了事業的新藍海。
“每年光是廣東就要花上上百億的金額用來進行河湧治理,但效果並不明顯。”姚穎透露,佳利達目前計劃投入4500萬元,將大塘湧作為試點進行治理。並在此基礎上對外延伸河湧治理網絡。
河湧治理一直是老大難問題,廣東的數條河湧曆經多年治理依然難以達標。姚穎卻相當自信,讓眾多五類甚至劣五類水達到四類水標準並不是難事。何以有這樣的自信?“烏黑發臭的工業廢水,我們都可以讓它變得比純淨水還幹淨,那麽河湧水的治理自然也就不存在太多技術上的難題。”姚穎告訴筆者,10月初,大塘湧的治理將正式開始。
河湧治理,姚穎的選擇可謂不走尋常路。而他的治理方式也頗有些另辟蹊徑。不找主幹道,專挑支流。“主幹道的河水本身自淨能力是比較強的,汙染主要是來自於各條支流,把這些支流治理好就不擔心水質不達標。”姚穎告訴筆者,支流就類似毛細血管,將這些毛細血管淨化幹淨,水質就將有極大提升。大塘湧的治理設想也是基於此。“倘若我能將大塘湧這一類的支流治理達標,北江本身的水質就是達標的,根本就不用擔心其他問題。”姚穎告訴筆者,很多河流的汙染都是在於支流水質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