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飲水建設方興未艾濟南市追求“千家萬戶通直飲水”
2014-05-17 16:27:20
admin
450
據齊魯網2013年9月12日訊 對於直飲水,濟南一直有自己的追求。2011年初,濟南就規劃在西客站片區26平方公裏區域內建立直飲水係統。今年10月十藝節舉辦期間,濟南西站、三館等窗口單位將有望“嚐鮮”。
不過,在直飲水建設中,濟南還麵臨著諸多困難和問題,亟須進一步思考、探索和總結。尤為關鍵的是需要上上下下解放思想、革新觀念、鼓足幹勁、增強信心,借助西客站片區試點的難得機遇,以點帶麵,激發活力,掀起一場自上而下的“水的革命”。
“不能直接喝!”當美國友人端起杯子,準備接濟南某五星級酒店的自來水時,中南大學環境與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楊兆光教授尷尬地邊搖頭邊說。
曾長期在美國工作的楊兆光,知道這樣的拒絕意味著什麽。在隨後的時間裏,這位研究水的專家,被一群外國人問得窩火——中國的空氣會不會讓人中毒,水果能不能吃,濃湯是用合格的水做的嗎?!
濟南追求 千家萬戶通直飲水
“直飲水是城市的‘良心'!”楊兆光認為,直飲水是一個城市重要的民生工程和“良心”項目,與建在地上的高樓大廈相比,直飲水更能體現一個城市的軟實力與文明程度,“現在很多城市高樓鱗次櫛比,但下水道、直飲水等’地下工程‘建設卻相當落後,與繁華的地上城形成鮮明對比。”
與楊兆光觀點類似的還有環境研究專家李新江。他發現,雖然濟南等一些大中城市的水廠按照國家106項水質標準生產自來水,不少水廠出水標準已與歐盟看齊,但出廠水進入管道以後,卻難以保障入戶直飲,“水廠下這麽大力氣處理水,結果還是很遺憾”。
對於直飲水,濟南一直有自己的追求。2011年初,濟南就提出在城區東部和西客站片區約100平方公裏的範圍內實施直飲水工程。其中,備受關注的西客站片區將在26平方公裏區域內建立直飲水係統,通過鋪設110多公裏的不鏽鋼管線,將甘甜的濟西地下水引入千家萬戶。除此之外,西客站片區還將同時建立一套自來水係統,與直飲水輸水管道完全隔離,方便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作為濟南市創建水生態文明城市十項重點示範工程之一,西客站片區優質地下水直飲工程仍在施工中。目前,已鋪設直飲水管道50多公裏,十藝節期間,西客站東廣場,大劇院,省會文化藝術中心群眾藝術館、美術館、圖書館’三館‘將有望通上直飲水!”濟南水務集團生產技術部一負責人介紹,按照規劃,供水部門正在西客站片區建設5座直飲水淨水廠,每個站輻射半徑為1.5公裏,水站采取臭氧、納濾消毒等物理淨水方式保證水的品質。
挑戰重重 五個難點兩個問題
不過,直飲水係統的建設、運行以及管理並非易事,對於剛剛起步的西客站片區來說,還有諸多難點和挑戰。“直飲水主要有五個難點,分別是水源、工藝、管網、二次供水和管理模式”。
李新江介紹,首先,水源要好,最好是優質地下水;其次,水廠水站處理水時要用紫外線、膜技術等物理方式,而非傳統的加氯等化學方式;再次,輸水管網要使用薄壁不鏽鋼等耐腐蝕材質,管線設計成兩根,形成一來一回的循環係統,每2小時左右循環一次,使之成為活水,並且要采用新工藝保證管線的密閉性;最後,要重點加強二次加壓設施的改造和監管,解決長期以來二次供水破壞水質的問題。
在管理水平上,也要進一步加強。“因為直飲水是個循環係統,一旦一個點上出現問題,很可能會使管道內所有的水都被汙染,而且還有可能損壞設備。”李新江強調,這就需要在管理方式上進行革新,采取精細化管理,安排精兵強將,精心嗬護管線。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民眾“不喜歡直飲”的生活習慣。“我們不像美國當地人,打開水龍頭直接喝,一般中國人在家裏時,還是習慣把冷水燒開了再喝。”美國俄亥俄州肯特大學中國留學生陳雪珺認為,即使在實現了直飲的地方,中國人還是習慣喝開水。
在一些網絡論壇,老百姓更關心直飲水的價格問題。“一般來說,桶裝水每升3~5角錢,瓶裝水每升7~9角錢,直飲水每升大概2~3角錢。三口之家按每天飲用直飲水10升計算,每月消費為60~90元。”濟南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從一些城市的實際運營看,直飲水水價並沒有達到2角/升。比如,在國內率先實現大範圍直飲水的包頭市,每升水價格為0.16元。但這個價格仍然是目前濟南自來水價格的50倍。
包頭經驗 開放市場製定法規
大麵積推廣直飲水,除了需要勇氣和智慧,關鍵還要有政策和資金。
建設直飲水係統,特別是在老城中搞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撐。資金,這可以算是令濟南水務人最頭疼的問題。同飲黃河水的中西部城市包頭,建設覆蓋全市的直飲水係統,資金和動力又從何而來?
原來,2003年前後,黃河上遊汙染加重,原本就缺水的包頭市境內水質惡化。當地黨委政府當機立斷,決定全力推進健康水工程,為每家每戶加一根水管,新建水管連通供直飲的地下水,原來的水管供衝廁等使用。
開放市場、招商引資是包頭市實施健康水工程的一大突破。本著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包頭市政府組織召開了城市生活分質供水招商引資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布了實施城市生活分質供水的政策。“包頭市希望各類資本都參與到直飲水工程的建設和管理中來,為此還專門出台了九項吸納民間資本投資的優惠政策,包括實行特許經營製度、企業免稅政策、簡化審批手續、免除多種費用等。此舉打破了壟斷,激活了民間資本的參與熱情。”包頭市健康水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一負責人介紹。
記者從包頭健康水管理服務中心官網上獲悉,參與包頭直飲水建設運營的既有內蒙古一機集團、包鋼集團等國有大型企業集團,也有像包頭市融通水業有限責任公司這樣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在多方努力下,截至去年年末,包頭市已累計建成淨水站62座、分站7座、水屋116個,直飲水覆蓋人口達143.36萬人。“更為關鍵的是,包頭市還製定了相應的法規,所有的新建項目都得上直飲水,而濟南並沒有類似規定。”濟南水務集團一負責人擔憂,西客站片區的直飲水投資 1億元左右,“投了這麽多錢做基礎設施建設,如果相關單位不用,那真是資源浪費!”
一點遺憾 二次供水問題重重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圭白看來,濟南市在供排水監測上走在全國前列,自來水可放心飲用。唯一的遺憾就是,市民想要直飲,在家中最好設置超濾淨水器,以淨化老舊管網及不規範的二次供水係統導致的微生物超標。
早在2011年,濟南市市政公用事業局就開展了居民用水水質提升工程,濟南市兩大主力水廠——鵲華水廠和玉清水廠,采用新工藝深度處理自來水,出廠水能達到直飲標準。與此同時,濟南也在不斷改造老城區鑄鐵管網。統計顯示,從2005年至今,濟南水務集團已投入3億多元,升級改造120多個小區,惠及100多萬人。
改造管網、升級水廠、提升水質的努力,卻帶不走二次供水破壞水質的遺憾。李圭白院士認為,在濟南,原本符合直飲標準的自來水,由於二次供水這個終端問題重重,導致自來水品質降低、難以入戶直飲。
比如,按照相關規定,實行二次供水的單位應該委托具有資質的清理公司,每半年對供水設施進行一次清理消毒。對此,一些小區在執行中大打折扣,有的小區的蓄水池甚至三五年都不清理一次。
調查發現,目前,我市登記備案的二次供水設施有500多處,這些設施分屬於供水公司、小區物業公司、產權單位、居委會甚至是房地產開發商。這其中的不少單位本身並沒有維護、整修這些設備的專業能力,產權與管理不統一的弊病顯露無遺。
根據2012年5月生效的《濟南市城市供水條例》,新建居民住宅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由供水企業管理,原有居民住宅小區的二次供水設施可以交供水企業管理。但在現實中,供水企業在交接和管理上都存在諸多難點,比如,在動用大修基金、收取管理費用時,往往不得不看業主和物業的“臉色”。
革新觀念 解放思想增強信心
記者在采訪中還注意到,目前,不少市民仍不知道直飲水是何物,有些水務工作者甚至認為“直飲水是發達國家才能有的東西,我們現在談是不切實際的”。
“要錢可以籌錢,要人我們有人,要技術也不缺技術,濟南什麽都不缺,就是缺乏勇氣!”
飲用水安全研究學者白田田認為,濟南的供排水檢測、供水滿意度均居全國前列,完全有能力建設覆蓋全市的直飲水係統;現階段就是要抓住西客站片區建設大型直飲水示範點的良好契機,在老城中同時推進試點工作,並加大政府的政策支持與媒體的宣傳力度,將直飲水納入強製配套範圍。
對於“在老城中同時推進試點工作”,濟南的一些水務工作者也表達了另一種觀點。他們認為,從淨水站占地到老舊小區安裝,從地下水的開采到新建管網,這些都是在老城中推進直飲水難以解決的問題。“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推進哪個工程都有困難,包頭都能做到在老城中建設直飲水,我想濟南也能做得到,並且做得更好。”白田田說,濟南在建設西客站片區直飲水的同時,還要引導廣大幹部群眾解放思想、革新觀念、鼓足幹勁、增強信心。